原创 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到底是什么书值得让人反复读?
创始人
2025-06-09 11:32:53
0

历史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学科,它并不像技术性学科那样可以有一技之长,但是历史仍旧是几乎每个人都会学的学科。历史看似很遥远,但是它又无时无刻不在,历史看似杂乱无序,但是又好像是不断的循环往复。很多人觉得学历史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你要知道历史终究还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给你带来的智慧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学历史从哪本书开始比较好?历史书有很多:《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等,数不胜数。但是最适合我们的到底是哪一本?如果有人问我学历史要看那些书?我一定会告诉他学历史必看的一本书-《资治通鉴》。要知道前段时间人民网、光明网大力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不仅是公认的帝王之书,更是伟人最喜欢的一本书。历史上的人物对这本书评价十分高,更是有人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并且每读一遍就会在书上做好批注。

开个小玩笑,如果你读《史记》和《战国策》,那么人就会变得血气方刚,就想着去当个刺客或者策士,梦想着向荆轲或者苏秦那样纵横四方。但是如果你读《资治通鉴》读多了,那你就会变得成熟稳重,说话三缄其口,做事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因为史记和战国策记载了太多热血故事,把策士和刺客抬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让人非常崇拜。但是资治通鉴不一样,资治通鉴惜字如金,里面记载的事情也都是国家治乱,君臣争斗之事。当你看到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只有两张纸的时候,你就会感叹数风流人物,俱往矣。

同样是记载孙膑击败庞涓,《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手法就有一些不同。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这是《史记》的记载,意思就是齐国击败了魏国,俘虏了魏国太子。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世代传承兵法。是不是感觉热气沸腾的?是不是想自己如果身处于乱世,自己凭借一番努力也能名扬于世?是不是想着双击,666?

齊因乘勝大破魏師,虜太子申。成侯鄒忌惡田忌,使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為將三戰三勝,〔聲威天下〕。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執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臨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资治通鉴》

这是《资治通鉴》的记载,意思就是齐国击败了魏国,俘虏了魏国太子。但是邹忌陷害田忌,花了十金找一个算命先生。然后说我是田忌的人,田忌三战三胜天下盛名,要是想造反,能有多大可能?算命先生告诉齐王,田忌知道之后就攻打国都,想要杀邹忌,但是打不过,所以跑到楚国了。一个为国立功的将军,就这被人陷害,是不是觉得太可悲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小细节,稍微一想那你就更加感觉水深了。

邹忌为什么陷害田忌?很简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只有一个,武将要是当了就没文官的机会,文官要当了就没武将的机会,文官和武将的争斗是必然的,这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燕双鹰敢赌别人的枪里没有子弹,但是邹忌不敢赌田忌争不争。文官不知道武将会不会害他,所以会先下手为强;武将也不知道文官要不要害他,所以也想着先下手为强,古代君臣和文物之间的矛盾不都是因此吗?

齐王为什么要杀田忌?只是因为算命先生这样说吗?不是,因为这种流言太多了。有人说田忌要造反,有人说邹忌要造反,到底听谁的?很简单,看谁有实力就解决谁。田忌出身于田氏,而且是将军手握兵权,他造反的成功率肯定比邹忌造反的成功率高,所以解决田忌肯定比解决邹忌重要。所以算命先生说的对不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齐王有了借口动手。

田忌为什么不辩解而是直接攻打齐国?辩解有用吗?齐王铁定心要解决他,他跳进黄河洗不清。但是为什么攻打齐国?很简单,这是个楚国的投名状。他打不过齐国,怎么办?等死吗?不可能,他要逃跑。他往哪里跑?三晋一家,他跑到三晋就是找死。燕国弱小,齐国让燕国交人燕国不可能不交。那他只能跑到楚国,但是楚国不信他,反而认为他是汉奸。那怎么办?彻底和齐国决裂。能不能打得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楚国相信他。

齐国为什么不刺杀田忌?田忌掌握齐国大量机密,而且身处敌国,万一泄密怎么办?刺杀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齐国没有刺杀。为什么?因为齐国还想着让田忌回来,但是不想他那么早回来。田忌出逃之后,解决掉田忌的残余势力,然后齐王去世换新齐王继位。新齐王把田忌召回来,然后加以用之。原本的丧家之犬又重新得势,那么就会对齐王更加忠心,这一招其实李世民也用过,所以不足为奇。

只是一个小片段,史记和资治通鉴得到的信息就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史记往往会让人热血沸腾,但是资治通鉴往往通过前因后果告诉我们一个小智慧。类似这样的事情资治通鉴里还有很多,资治通鉴和史记最大的区别就是资治通鉴是讲解权谋的一本书。里面有大量害人案例,这些案例都可以让我们参考看看如何防小人。对于血气方刚年轻人来说,《资治通鉴》是一本很有必要去读的书,更何况还有人读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N... 距离新赛季NBA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近,NBA官方发布了一组采访视频,询问多位NBA球...
「好运角半程马拉松」那香海景区... 9月7日,2025年威海横渡刘公岛公开水域国际邀请赛在威海幸福公园冬泳基地圆满落幕。 赛事由威海市...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 渣滓洞幸存者、99岁老党员杨俊生: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讲下去” 2007年,杨俊生在...
原创 2... 2015 年深秋,我国东北某基建工地的挖掘机意外掘开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 ——63 个锈迹斑斑的铁箱...
原创 他... 他是我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与列宁面过面并且握过手的人,连毛主席和周恩来也未曾有过此经历。在那个特定的...
原创 宋...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感...
原创 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落实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在四川朱德...
激辩“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时,蒋介石早早准备好了退路,甚至提前为这一历史时刻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
原创 宋...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开始,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历时319年。在这个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