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二战初期,苏联方面有很多军人因为战败被德军俘虏,还有不少战士在绝境中主动投降。
随着战争的发展,到了中后期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胜利的旗帜逐渐指向了反法西斯联盟一方。但其实,尽管反法联盟的战况得到了转变,但还是存在着不少主动向德军投降的现象。
根据俄罗斯公开的一个文件,光是在二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间,有案可查的、主动投降德军的苏军人数竟然达到了30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主动投降的人数”,还不包括在战斗中被包围或者受伤被迫投降的人数。
关于这个现象的原因,发布这个文件的机构也进行了调查分析。最终发现,
当时一度流传着一种言论:即使是击败德国,二战结束,战争也不会停止。
因为组成当时反法西斯联盟的众多国家之间,势必会因为战后对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以及对战争涉及的经济利益的分配,而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这种冲突就有可能导致全球爆发新一轮的世界大战,而那些主动投降的人就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但其实,这种结局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足以让他们直接投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法西斯国家在战争结束时已经是筋疲力尽,但反观苏联也是如此。
经过数年的战争,苏联西部国土基本毁于一旦,人口损失巨大。
二战中,苏军一共付出了两千多万人死亡的惨重代价,人口潜力遭到削弱,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受到沉重打击。
距离胜利近在咫尺,但苏联自身的能力也几乎达到了极限,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食不果腹,军队里面甚至有许多小孩,以及50多岁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
看到这一点,那些主动投降的人也就认为,一旦战后再爆发新的战争,苏联的失败一定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他们想要先向德国投降,以便在日后为进入即将控制德国的英美阵营做准备。
据说,这样的言论席卷了当时的整个欧洲,甚至德军都把苏联和美英之间可能爆发的直接冲突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
当时苏联第3集团军的几名士兵,甚至在驻地打死军官,带着武器跑向德军投降。
除此之外,在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的前一天,苏军第5集团军的一名中校指挥官带着军事地图、还有装有苏方重要文件的包裹,穿过战线投向了敌军。等到苏军发起攻克柏林的战争,这名指挥官就被抓了回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几个月过后,二战彻底结束,世界并没有爆发新一轮的战争。
对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二战所造成的创伤都是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恢复的,再经历一场战争或许结果就不仅仅是再遭受一次重创了。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不仅仅是德国,整个欧洲大陆都成了冷战双方的争夺地区。
原作者: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