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近日出现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消息。原本似乎有 26 个国家倾向于某种“投降”态势,然而唯独法国总统马克龙坚决不肯就范。他展现出了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特的立场和坚韧。就在这关键时刻,美国财长仿佛又添了一把火,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这一局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猜测,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后续的发展走向,究竟马克龙能否坚守法国的利益,而这把美国财长添的火又将如何影响整个局势,成为了当下国际舆论的焦点。
特朗普决心已定,欧盟整整26国准备服软,难道“投降”已成定局?
根据英国媒体介绍,虽然市场对美欧关税谈判进展持乐观态度,但欧盟部分高级官员私底下却承认不太可能推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不久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主动联系了特朗普,在本次通话中,特朗普同意推迟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并将美欧双方的贸易谈判延长到7月9号。可尽管如此,欧盟委员会还是告知了各个成员国,特朗普对几乎所有商品征收10%“对等关税”的政策或将持续下来。在此前,欧盟拒绝对美做出让步,但从欧盟委员会这回的表态来看,它们等同于提前告知成员国,为10%的关税做好准备。
目前已知,法国是唯一反对让步的欧盟国家。所以当下,欧盟内部对于准备“投降”一事,支持者与反对者呈现26比1的压倒性优势。相信关注了这一轮美欧关税争端的朋友都会心存疑惑:此前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欧盟不是表现得非常硬气吗?为什么现在态度突然软化,以至于都准备“投降”了呢?可能有四点原因。
第一是让美方给吓到了。不久前,特朗普叫嚣要从6月起对欧盟加征高达50%的关税。虽然从制造业和出口的规模来讲,欧盟还算不上全球最顶级的制造业基地,但是欧盟的出口非常依赖美国,70%、多达3800亿欧元的出口商品都出口到了美国。相信也正是因为察觉到欧盟骨子里的紧张,于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这个时候适时添了把火,称希望特朗普的威胁能给欧盟“点把火”。这更进一步刺激了欧盟的担忧心理,于是就有了冯德莱恩和特朗普通话一事的发生,此举也得以令特朗普确信欧盟对自己关税政策心存畏惧,也就成功拿捏了欧盟。
第二则是特朗普已经做出了适当让步。他此前宣布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加征的关税幅度不止10%,而是20%,后来特朗普将该政策延期,仅仅对欧盟保留了10%的“基准关税”。特朗普曾在著作中阐释过自己的惯用交易手段,用一个离谱到对方无法接受的条件,迫使对方接受自己另一个虽然也很过分,但还算可以接受的条件。10%的关税对欧盟而言,固然意味着不小的损失,但相比于20%的关税,也就显得“可以接受”了。
第三是因为欧盟内部的分歧。欧盟27个成员国,制造业规模各不相同,对美国的依赖也存在差异,这就注定了欧盟很多国家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看法不一。而且欧盟内部从来就不乏软骨头国家,过去在经济和防务领域依赖美国惯了,根本无从适应跟美国对抗的后果。此外还有俄乌冲突的影响,欧盟不希望把美国逼到俄罗斯一边,所以不敢跟美国唱反调,这些因素造成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倾轧,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第四,欧盟的反制未能迫使特朗普让步,此前欧盟已经对特朗普针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一事做出了反制,但是特朗普并没有因此放弃野心,甚至还使得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或许欧盟认定,自己的反制不足以说服特朗普。
以上四点,很可能直接促成欧盟做好对美国“投降”的准备,唯独一心想取代美国对欧洲影响力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不肯就范。但是在这里我认为,如果欧盟觉得用这种方式,就能顺利跟美国解决贸易领域的纠葛,那可大错特错了!
特朗普这种人,属于典型的得寸进尺,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第一时间服软,结果适得其反,刺激特朗普野心膨胀,竟公开表达出要吞并加拿大的野心。所以对特朗普的倾轧,绝对不能做出让步,否则未来,特朗普将会无休止地发起新一轮的施压,迫使欧盟让利。
虽说不得不承认,欧盟此前的反制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这里,欧盟很可能发生了误判。特朗普这个人有点不见棺材不掉泪,此前和亚太大国之间的关税对抗,也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特朗普确信美国在关税对抗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这才选择主动降低关税,做出让步。
因此,要逼退特朗普的倾轧,一定要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因为特朗普在初期很可能选择硬顶,而欧盟过于急性子,眼看此前的反制没有效果,加上特朗普发出加征50%关税的威胁,就自乱阵脚。但显然欧盟的判断错了,其实欧盟当下经历的,此前亚洲已经有国家经历过,事实证明没那么可怕。然而欧盟明明有成功经验在前,却一点压力都不肯承受,未来特朗普再度发起倾轧之际,欧盟或就需要做出更大让步来避免贸易战,届时它们或将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