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003航母基本成型,我们不少朋友的目光也放到了中国海军的下一艘航母上。毕竟对我们很多朋友而言,中国海军最好的军舰永远是“下一艘”。
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下一艘航母究竟是要选择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呢?
核动力航母性能先进,而常规动力航母建造维护成本低,二者各有优劣。选择哪一种动力作为我们未来航母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我们海军的需求。
对我们海军而言,装备核动力航母有什么优势?会面临怎样的困难?装备常规动力航母又会怎样?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1
核动力航母优劣
先来说说核动力航母,相信大多数朋友对于核动力航母有一种潜意识上的认可,因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内,美国核动力航母始终是各国航母的标杆。
核动力航母的优点不少,其中最显眼的是它的核动力装置带来的强大续航能力。
从美国海军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核动力航母可以轻轻松松完成跨越半个地球的高速航行,如果做好了准备,进行一次持续性的环球航行也不困难。
这意味着核动力航母能够以高航速奔赴全球各地作战,当然这一点优势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有没有必要还需要讨论。
当前的中国海外利益还不多,现在还不需要这种能力。但是未来中国海外利益将持续增加,未来需不需要这样的能力,需要谨慎论证研究。
而核动力航母从续航能力强这一点上,延伸出来的优点其实很多。比如说核动力航母在作战期间不需要进行船用燃油的补给。可以节约几个小时的补给时间。
这在高强度的海空作战中,很有可能是决定战场胜负的一个关键点。
核动力航母在和常规动力航母排水量相当的情况下,可以装载更多的航空燃油,这意味着能够支撑舰载机部队进行更长时间的作战,增强了整艘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
当然核动力航母的缺点也是极为显著的,使用了核动力装置意味着整艘军舰的建造流程会更加复杂,成本大大提高且需要更多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服役期间的维护也会更加复杂。
核动力航母的在航率也会比常规动力航母低很多。从美国海军的使用情况来看,常规动力航母在数十年服役当中始终能保持35%以上的在航率,而核动力航母只能维持22%到25%的在航率。
2
常规动力航母优劣
相比起核动力航母,常规动力航母的优缺点可以说基本是反过来的。
常规动力航母建造成本要低一些,使用常规动力推进装置比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这些动力装置的建造和安装都不会涉及危险的核辐射和核污染问题。
因此省去了很多的安全措施,从而可以加快航母的建造进度,并且节约成本。
常规动力航母的维护性也非常不错,同样是因为不涉及核装置的维护问题,使得常规动力航母的维护要求要低一些,相应的维护时间和成本也有所降低。
这使得我们海军在航母数量少的情况下,可用于作战的航母数量将会更多。
假如说服役的核动力航母只有1/3可以用于作战,那么常规动力航母将有至少2/5或者1/2可以用于作战。
相同的航母数量规模之下,很有可能会差出1到2艘航母的数量,这在战时是相当明显的区别。
毕竟除开续航能力,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在吨位相当的情况下,甲板运作能力并无差别,在实际作战中的航空运作效能相差不大。
当然常规动力航母的劣势也是明显的,不然人们也就不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去建造核动力航母。
常规动力航母在高速机动的情况下,大约一周就要进行一次燃油补给,每一次补给需要补充1万吨左右的船用燃料。
这不仅需要几个小时的补给时间,也使得舰队当中综合补给舰的压力更大,同时还会挤占航空燃油的空间和重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母上舰载机部队持续作战的时间。
如果进行远距离的海上机动作战,比如说跨越半个地球进行远洋部署,那么在海上机动途中将要进行一到两次海上补给。
这意味着需要在长距离机动中降低航速航行,最终将导致海上机动的时间长于核动力航母机动的时间,反应速度略微慢一些。
3
我们海军要如何选择?
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军事装备的性能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我们想要一件装备拥有某些方面的性能,那么就势必会放弃一些其他方面的性能。最终这件装备的性能要如何选择,还是得要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们海军的现状是远洋作战需求尚不明显,航母数量少,核动力装置维护能力不足。
所以从短期来看,更适合我们海军的是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满足应对当前国际复杂形势所需的常规动力航母,003型航母和它的改进型号将是目前我们海军最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航母是一种服役时间长达40到50年的军舰,我们的目光不能局限于当前,还要考虑中长期的发展态势。
而在未来,我们海外利益势必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军队也会走出远洋,在远洋进行常态化的军事部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确实需要核动力航母。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两条路一起走,一方面开工建造目前已经成熟的常规动力航母,补充数量,短时间内增强我军战斗力。
另一方面研究或者开工建造少量的核动力航母,提高我们海军使用核动力航母的经验,也是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的海军未来终究是要走向深海大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