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的名义下,哈佛大学似乎开启了一段黑暗的历程。原本应是知识殿堂的学府,却逐渐被过度的安全措施所笼罩。安检的繁琐让师生们的日常进出变得繁琐无比,仿佛每一次踏入校门都像是经过一场严苛的审查。曾经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被无形的安保壁垒所阻隔,师生们的心灵也仿佛被戴上了枷锁。这种以“安全”为名的整治,看似在保护,实则在侵蚀着这所学府的灵魂,让其逐渐失去了那份应有的活力与包容,开启了一段令人惋惜的黑暗篇章。
需要强调的是,哈佛大学在学术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这里只是基于给定情境进行的创作。实际上,哈佛大学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注重维护学术自由等重要价值。
本人并不是“川黑”,也不打算迎合“川黑”的情绪,只是对特朗普上任以来,种种封闭的行为表示不解,尤其是特朗普对美国大学的出手,不出意外,这就是在挖美国精英阶层的墙角。
5月22日,美国政府下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因此现在的哈佛留学生,只能转学,或是退学。
特朗普政府的解释是,哈佛校园现在“不安全”。主要是因为哈以冲突的时候,有不少美国大学生游行,自发为巴勒斯坦人高举旗帜,反抗以色列的“暴行”。
关于此事,我当时就写过文章,大意是这些怀揣着白左理想的美国大学生,很愿意在美国大学校园里面高举人道的旗帜,但是绝不愿意前赴加沙现场,与哈马斯同甘共苦。
但是,谁的青春不迷茫。这些来自常春藤大学的高材生们,看到了加沙的苦难,在窗明几净、干净体面的校园里面,表达一下自己遥远的哀思,这个没什么好谴责的。根据我的理解,他们也并没有像是特朗普政府所谓的“反犹”。事实上,也有一些犹太的后裔,在大学里面为巴勒斯坦人感到不幸。
美国国土安全部强调,“这是对美国全部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告”。
我个人极为反感以“安全”的名义践踏学术的任何行为,事实上,特朗普政府显然是让美国大学变成了另一种孤立主义,因为那么多外国留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继续学习的机会。这些学生跟支持哈马斯有什么关系?这里面难道没有误伤吗?
事实上,特朗普正在从反白左走向另一种孤立主义,朝着学术机构开刀,这是为了让那些善于发声的大学师生感到恐惧,进而让美国社会进入到一种“国王万岁”的气氛。
美国国内批评特朗普政府最为猛烈的,其实是电视台、媒体,但是这些势力比较强,特朗普选择大学这个软柿子,杀鸡儆猴的意图十分明显。
有趣的是,有一些中国网友建议,既然美国抛弃了哈佛,不如哈佛来哈尔滨办校,反正都姓“哈”。
而一位高赞的黑龙江网友为常春藤名校的美国大学生的游行感到振奋,说他们还是很有良知的。
关于哈以之间的冲突,个人已经表达过很多次态度了,那就是坚定地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同时为哈马斯躲在巴勒斯坦平民之后,以平民为盾,与以色列周旋的行为感到愤慨。
是的,有的时候,良知并不定属于大学里面的精英,白左们有很多问题,但是问题更大的,我想是那种运用权力,试图把美国大学发声的机会消除的人,如果以权力干预大学正常的运行,美国大学本来就有的自由的空气,将荡然无存。
我想,这些年,美国在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领先,必然是深深受益于那些特朗普政府所排斥的外国留学生,没有外来的人才,美国是怎么起来的呢?
更何况,特朗普本身就来自于一个移民家庭,他的父亲之前在德国,后来移民到了美国,正是美国开放的环境接纳了特朗普一家人,如今手握权杖的特朗普,却把外来留学生拒之门外,太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