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提供具体的中美会谈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创作呢。比如会谈的主题、双方的态度、之前的局势等,有了这些细节我才能更好地为你创作描述结局反转的内容呢。
中美会谈出现了极具戏剧性的反转。
当地时间11日晚,为期两天的中美会谈在瑞士结束,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12日,中国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承诺将在2025年5月14日将关税降到10%,第一轮加征的24%关税暂缓90天实施,第二、三轮加征的关税取消。另外,中国将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今年4月,中美一共互相加征了3轮关税,最终美国对中国征收145%关税,中国对美国征收125%关税,意味着中美事实脱钩。
现在,双方仅保留10%的基础关税。
注意,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不包括在内。因此,中国仍将面临30%的实际税率。
但是,这个结果仍然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从之前中美官方的表态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措辞都非常谨慎,尤其是我们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发言,火药味很浓。
国际社会也对这次会谈的前景比较悲观,中途一度传出谈崩了的谣言,没想到步子迈得如此大。
消息传出后,有些人开始在网上说“还不是人家想打就打,想谈就谈”。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次会谈从外交上来讲,绝对是中国的一次大胜。
为什么会有这次会谈?
正是因为特朗普虚空造牌,打到美国无牌可出,无路可走,现在下不来台,于是财政部长贝森特才梗着脖子邀请中国回到谈判桌上。
特朗普纠结谁打了第一个电话,就是虚弱的表现。
要知道,2018年4月21日,正是时任财长努姆钦公开透露“正在考虑访华”三天后,特朗普很高兴地就确认了这一信息,中美才开始第一轮谈判的。
当时,特朗普根本没在意谁先打了电话。因为一段关系的强势方,不是看谁表现得更咄咄逼人,而是看谁更离不开谁。
这次会谈,形势却大不一样。
中国在第一轮中美贸易战中,就已经清醒认识到,昔日大家一起赚钱的全球化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那时起,中国提出“双循环”,平稳抛售美债资产,通过乡村振兴激发内需,增持黄金,戳破房价泡沫,化解地方债务,加速供应链自主化,尤其是科技自主,将对美出口比例从2018年的19.2%调整到2024年的14%,都是为这一天做准备。
在这一个多月里,中国以空前的力度、手段和决心对美国进行反制。
对外联合四海友邦,对内出台刺激措施,中央汇金下场稳定A股,央妈率先于美联储降息降准,展现出来的姿态,更多是“打,奉陪到底”。
无论是高层还是民间,商界还是舆论界,这次的思想都高度统一,活脱脱把关税战打成了一场人民战争。
反观美国,自4月2日发动关税战以来,在接连遭遇美债巨震、商界警告、民怨四起、多州抗令后,特朗普上任百日的支持率已滑至历届总统之末。美国金融界和商界的怨愤正在不断积蓄,随时可能一触即发。
我们不理解特朗普为什么顶着36万亿的国债发动贸易战,而特朗普不理解中国为什么敢反制。
是的,他无法理解。之所以会产生严重的战略误判,可能是听信“猪队友”的谏言。
特朗普的顾问米兰在一份报告里援引反华智库(不知道从哪儿捏造)的数据,认为中国经济非常脆弱,一旦加关税,中国经济无法承压,必会迅速妥协,而这份报告就是后来《海湖庄园协议》(被称为新《广场协议》)的蓝本。
你问有没有PLAN B?万一中国硬刚怎么应对?没有,不存在,中国一定会速降。
虽然很难令人相信,但这就是哈佛大学博士的水平。
看到中国认真起来,特朗普十分尴尬,一直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4月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中国也非常想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他们的电话。它会发生!”
接着,特朗普又对《时代》杂志表示,中国很想谈,中国元首给他打了电话。然而,当记者追问通话时间和具体内容时,他却答不上来,甩出一句“我不想谈及此事”。
不管是和韩国代总统韩德洙通话,还是参加方济各葬礼,他都要提一嘴“中国的电话”。就连在海军学员表彰仪式上找不到万斯,他都不忘念叨“肯定是接到了中国的电话”。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他在“等中国的电话”。
5月2日,特朗普接受NBC采访时,放风说:“总有一天,我会降低他们的税率,不然你永远没法和他们做生意,”接着又赶紧补充,“他们非常想做生意……他们的经济正在崩溃。”
5月4日,特朗普派贝森特去比佛利山庄参加米尔肯研究所全球会议,会见各国金融巨头。贝森特专门给巨头们举办了私人晚宴,但没想到,这次晚宴氛围过于“和谐”。
据《金融时报》报道,晚宴上,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特朗普的金主阿克曼互怼起来,特朗普前任财长姆努钦又和其它投资人互怼起来,中国的大型投资者今年全部缺席。投资人表示,再这样搞下去会扰乱美国资本市场,我们只有撤资。
美国在外交上也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
根据外媒报道,贝森特的想法本来是先和日本、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达成贸易协定来对中国施压。但特朗普不听,就要对盟友实行无差别攻击。结果别说日本先降,现在恐怕连墨西哥都搞不定。
迫于内外部的种种压力,美国向中国发出了谈判邀请。虽然贝森特不愿意承认,但这次中美会谈的邀请,只可能是他发出的。
因为美国仍然是明面上的地球老大,这件事必须经美利坚皇帝点头,由美利坚户部尚书牵头,才可能开展。
为什么这事儿得贝森特上呢?因为财政部长这个位置与其说是总统下属机构,不如说是金融资产阶级安插在美国政府的盯梢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财政部长的真正作用是经总统授权,对汇率问题拍板。
说个冷知识,关税和汇率的关系非常密切。简单而言,你收30%关税,我货币贬值30%,二者相互作用,就会在实际上抵消掉关税的作用。因此,汇率等同于美元的定价权,贸易代表和商务部长无权拍板,必须由财政部长来。
在2018年—2020年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同样是时任财政部长努姆钦牵头,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负责具体谈判。
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贝森特发出邀请后,商务部的发言是这种画风:“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要知道,这是极其严厉的措辞。2018年,特朗普提出和中国谈判时,商务部的表态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其实这就是在告诉贝森特,我们清楚你们的意图,如果拿不出诚意,中国绝不会就范。
这次会谈,谈判时间非常久,就已经是一个积极信号。如果美国玩花招,中国是不会多啰嗦的,只是走个过场。会谈安排在瑞士,双方在会谈前滴水不漏,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在会谈开始之前,中美实际上已经过招了。
毕竟,反制是手段,把美国逼回谈判桌上才是目的。是中国通过坚决而智慧的斗争,把握了更多主动权,测试了美国的压力极限,才争取到了谈判的筹码。
这次,我们也更加摸清了美国的承压能力。贝森特特意和中国商量取消对美非关税措施,包括限制稀土出口和向WTO提起诉讼,看来是真的打疼了美国。
因此,这种战法非常符合中国擅长下后手棋的风格。
拿到这个结果,特朗普乐坏了。他周日立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美中贸易关系将“全面重启”。美股美债总算稳了,特朗普好向华尔街交差。
但是,对于后续走向,我们也很清醒。毕竟一次会谈,不会改变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本色,以及继续对中国进行讹诈的意图。
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上一轮中美会谈前后历时一年多才达成协议,中途我们边战边谈,才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这次也一样,该谈则谈,该战则战。谁的筹码多,谁的经济韧性强,谁就能获得最后胜利。
接下来90天的24%关税暂缓期,也将成为新一轮博弈的关键期。
如果特朗普接下来兴风作浪,说明还没被打够,还没被彻底打疼,那我们就继续战斗,直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