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市监赋能丨市市场监管局走进企业,揭秘绣球菌“生产密码”。市市场监管局深入企业一线,以实际行动推动创新与监管的融合。在绣球菌生产基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绣球菌的种植、培育、加工等环节,从环境要求到科学种植方法,从质量把控到食品安全标准,一一为大家揭开绣球菌的“生产密码”。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企业更加明晰生产规范,也为市场监管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助力绣球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展现了市监部门在赋能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编者按:福州有众多优秀企业,多数消费者对企业生产故事知之甚少,为了揭开生产环节的神秘面纱,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市场监管‘工具箱’,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出《创新引擎·市监赋能》专栏,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推动企业创新,并提升质量水平,进而促进福州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弘扬“质赢天下、福泽九州”的城市质量精神。
作为国内首家尝试工厂化栽培和生产绣球菇的企业,容益菌业已成为绣球菌单品产量全球最大的企业。这一站我们走进第七届福州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之一的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来到位于闽侯南通镇洲头村的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菇房,一打开紧闭的智能控制大门,水汽氤氲,白雾扑面而来,架子上一朵朵洁白如玉的“绣球”已成熟待采。
在此次揭秘活动中,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发现,绣球菌的生产车间各有特点:打包车间,采用全智能、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模式,每小时打包1200袋,关键指标由机械精准把控;接菌车间,固体菌种人工精细接种,接种工具均消毒,全环节无菌操作,建“人机双保险”无菌体系;走菌车间,通过控制面板隔绝,降低菌袋污染率。车间内温度、光照、湿度、时间按需设置,培育技术由农科院技术转换而来;包装车间,处理边角,确保进入餐厅的是已处理好的菇。绣球菌每日根据消费者需求产出。
第七届福州市政府质量奖不仅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标杆作用的肯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该企业勇于创新,在绣球菌工厂化生产上结合信息技术、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不断优化厂房环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系统,提升绣球菌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记者 朱丽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