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现场 |
2023年教育领航者同学会现场 |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实习生 郭毅
图/主办方提供
一年一度,如约而至。2023年12月28日,由广州民办教育协会指导、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暨2023年度教育领航单位颁奖——民办教育专场在广州天省实验学校举行。现场,民办教育学校校长、代表畅谈教育教学经验,以他山之石碰撞智慧火花,共探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径。
近年来,民办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广东民办教育积极响应新要求,多举措推动民办教育不断前行。在此背景下,本次教育领航者同学会的话题定为“民办教育如何开新局、创新高”,希望借助在教育一线深耕多年的资深民办教育人的视角,看优质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观民办教育如何在改革发展上一路生花。
生存之道 顺势、借势、造势
无论是“公民同招”,还是“公民脱钩”“民转公”,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的浪潮将民办教育再一次推到大众的眼前,一个个现实的问题迎面而来,如何维护社会与家长的信心?面对政策的调整,悲观者看到挑战,乐观者则看到机遇。如何化挑战为机遇,让民办教育顺势而为?
现场,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校长陈莲分享了自己五年来在两所民办学校办学的经验,在她的带领下,如今的南外实验学校开办仅两年已经达到1700余名学生在读的体量,在人口并不算多的南沙区算得上惊艳。
陈莲提到了三点:在不确定中向阳而生;充分利用在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课程设置、薪酬体制上的优势;充分把握民办教育新政中“支持+规范”并重的政策。在她看来,坚守教育回归本质的探索方能拓宽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而民办教育的一系列优势能够助力打造有共同愿景、彼此赋能的生长型团队,在新政的引领下探索民办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办学特色,以更多元、更贴近人性的学习方式破除“浅层生长”,推动“生命扎根”,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广州培文外国语学校副总校长郭伦盛则从近年来国家对于民办教育发展秉承“在支持中规范,在规范中支持”的态度分析,表示学校首先要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也要求民办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其次应规范办学、依法治校,要充分理解政策,顺势而为,依法治校;最后应坚持品质特色引领,做到互学互鉴发展。
作为幼教人,广州市育星教育集团天河区体育东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顾安安从“民办幼教”的角度分享,她提到三个词:顺势、借势、造势。在学前教育普惠的发展趋势下,民办幼儿园要“顺势而为”,以教育情怀为本,立足微利生存,告别以前低水平的学习和复制,在此基础上,民办幼教可以主动“借势”寻求发展,打通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活动参与提升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此外还要“造势”,树立市场意识。
育人之本 特色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当下,教育应该指明何种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看来,自身文化中的优势之处一定要传承,但同时更要坚持开放去学习他人的优势。而在面对当下无处不“内卷”的教育环境时,杨琳琳从英文的角度解读“内卷”,并提到如何从“内卷”的“退化”中跳脱出来实现创新应是民办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中英文学校校长李瑞则提出了三个观点:认真学习国家政策,不忘教育初心;紧跟时代和学校的发展,升级办学理念,调整办学策略;立足当前教育前沿问题,抓住发展机会开展探索实践。
广州市英东中学助理校长兼教学主任董丽琴主张把握好当下每一个机遇。在办学方向上,她认为民办学校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育人方面,董丽琴提出要回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建设,培养五育并举的创新人才。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执行校长熊士军提出了两点思考:把握家长和社会需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他看来,学校的定位不仅是高质量发展,更要特色发展,要加强国际化办学,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师德师风、教学水平还是教育方式方法都不能像过去一样单一。
广州市番禺区香江实验学校执行校长严肇宏从“家校共育”角度入手,构建多元主体,让家庭学校社会同向而行。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参与,以及互相尊重,在合作中共同商讨教育计划和方法,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和表现,为家庭提供参考和指导。
导师天团助阵 办特色、高质量、数字化的教育
现场还迎来了三位重磅导师助阵,他们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给出了自己的点评。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校长彭建平着重谈了“特色”二字,在他看来,教育的特色应在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中实现,作为不同的学校,应该设置不同的内容,“特色的项目、工作、环境、课程、管理、教师培训、教师发展等”。在彭建平看来,目前行业内对特色的项目和特色学校等概念仍有不同的理解,如何在一种相对的共识下发展不同学校的不同特色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民办教育的重要使命。广州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为明学校校长王礼维点评道,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五育并举,还要五育融通,“我在内部经常说的三个字:学、教、管,包括以教育的数字化为引领,重塑教育新生态,以数字化来推进构建国际教育的合作范畴”。王礼维认为,民办教育团队要活下来,活得好,还要开新局,要开辟新赛道,他以430课程举例,认为学校可以在此方面开辟更多可能性,以此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开新局创新高,读懂政策,把握方向,寻求市场,民办教育依然很有未来。”
广州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总校长陈峰点评并作总结发言,他提到,2019年民办学校数量达到了新高,往后数量未必更高,但质量、段位、特色一定要更高,未来人才的培养应是健全的人,不能被机器替代的人,当下数字化建设日益蓬勃,数字时代的教育如何抢占先机,在育人和育才的关系上培养好的土壤,打造好的教育生态。陈峰提到,每个学校都应追求高目标和定位,但背后更重要的是抓住自身核心的价值观,并以此驱动目标的达成,这中间就包括干部、学生、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