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蒋先生原名蒋方震,字百里,是浙江海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任校长。他的一生曲折多舛,最为人熟知的是他曾在公开场合自杀,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尽管因此被救治,但这次事件却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
蒋百里并非只是一个军事教育家和军事思想家,他还有着丰富的军事经历。曾在德国留学,使他对军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尽管他在军事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却未能在抗日战场上获得真正的兵权。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
实际上,蒋百里的命运早在他成为北洋政府保定军校校长时就已注定。他曾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参谋长,后又成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参谋长。这使得他成为国民革命军主要打击的目标,与北伐军形成对立。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曾在1927年指导唐生智反抗桂系,1929年又起兵反抗蒋介石,成为湘军唐生智倒台前的主要幕僚,最终被捕入狱。
蒋介石之所以没有选择处死蒋百里,有着多方面的考虑。清望、名望、同乡和惜才是其中的一些原因。然而,更关键的是,蒋百里虽是军事教育家和军事思想家,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他在孙传芳和唐生智的辅佐下都大败,未能在战场上取得过胜利,这成为蒋介石不授予其兵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前,蒋百里受蒋介石之托,赴日本考察游历。他带回了“中日必有一战”的结论,为国民政府的备战争取了一定时间。然而,由于他并非军事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而是更适合担任高级参谋的角色,蒋介石委任他为“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
在黄埔系将领还未崭露头角之前,保定系军官团成为国民党军队上层的重要力量。如果蒋百里被赋予重要军职,将领们可能陷入两位蒋校长之间的选择困境。考虑到他曾反对蒋介石的经历,尤其是在黄埔军校的将领中,蒋百里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抗战爆发后,陆军大学由南京内迁至四川,又迁往广西宜山。蒋介石辞去兼职,专心指挥战事,于是任命蒋百里为陆军大学代校长,负责管理这所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然而,命运却嫉妒这位军事教育家,仅一个月后,他因病去世。
蒋百里生前曾与蒋介石最后一次晤谈,提出在中国第二地理棱线与日军对峙的构想,并认为应以湖南为重点地域。这是他对《国防论》的实时补充,而蒋介石也听取了他的建议,一直在湖南布署重兵。这成为蒋百里在抗日战争中最后一次的贡献。
总的来说,蒋百里虽然被追赠陆军上将,但并非真正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婓然,实践几无,这使得他未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然而,他对军事教育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学生中包括了八大金刚的顾祝同、刘峙等,这些将领在日后的抗战中取得了卓越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