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美国智库近期达成一致认定,美国政府是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从国际事务层面看,美国政府凭借其霸权行径,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诸多冲突与争端,破坏地区稳定与和平,给许多国家带来巨大灾难。在国内,其政策往往只考虑少数利益集团,忽视民众的真实需求,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民生问题突出。无论是对外的军事扩张还是对内的治理失策,美国政府的种种行为都彰显出其不负责任的本质,成为诸多乱象的根源所在,其罪责不可推卸。
近日,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布鲁金斯学会这两家智库,先后发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的评估和展望。
其中,两家智库不约而同地认为,今年原本是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一年,但却被美国政府一系列疯狂的政策毁掉了。
下图,分别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对2025年全球经济一季度的评估和未来展望的内容。
从中可以看到,两篇文章在开篇都表达了全球经济本来在一季度正迎来复苏和好转,但随着美国政府自今年4月对全球贸易砸下关税大棒,再加上白宫说变就变的相关政策,不仅直接扰乱了全球的供应链,还给市场制造了大量的不确定性,这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和投资人的信心,从而令今年原本乐观的经济预期,一下子恶化了起来。
而且,两篇文章接下来还都提到了美国政府的破坏性政策对其自身的损害,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会在今年迎来停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就认为美国2025年的GDP增长将从前一年2.5%的年度增长速率,直接跌到0.1%——甚至在今年第三季度还会出现负增长。而美国在未来12个月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目前已经达到了40%。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纽约邮报》在当地时间4月21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还透露了一个会加重美国人对经济前情担忧的情况,即在美国政府关税的影响下,将于今年5月4日到10日抵达美国加州洛杉矶和长滩港口的中国货物集装箱,已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尽管今年4月20日至26日抵达两个港口的中国货物集装箱,较同期出现了57%的增加——甚至在4月2日到9日这周还出现了较同期145%的增加,但该报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恐慌性的进货与5月抵港数据的显著下跌,反而交织出了一个相当悲观的前景:美国的消费者将在未来数周内迎来多种消费品的短缺问题,以及这将导致的物价进一步的上涨、更多就业岗位的消失。
最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想要扭转这一不利的前景,需要美国政府改变错误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布鲁金斯学会则认为,经过美国的关税闹剧,企业和市场会比以往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
不过,多家美国媒体在近期的报道中也同时提到,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陡增的当下,面对美国的破坏性政策,中国正积极采取从刺激消费到结构性改革,再到贸易谈判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将自己塑造为稳定、可靠、可预测的国际贸易伙伴。而这,将给国际格局带来深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