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12月15日在最新召开的记者会上承认,以军在加沙的地面行动中,误杀了三名“没有穿上衣,挥舞着白旗”的以色列人质。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和谴责,因为以色列军队的行为违反了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即不得向持白旗和有投降意图的人开枪。
根据以色列国防部17日公布信息,这三名人质10月7日在以色列境内被哈马斯扣押,之后逃离囚禁,躲在位于加沙舒加艾耶(Shejaiya)地区的一栋建筑物内。现场图片显示,人质在建筑物外挂上两面白旗,上面分别写着求救标语“SOS”以及希伯来语的“救命,有三名人质”。
据报道,这些信息似乎是用食物残渣写下的。写有上述信息的白布被挂在一栋建筑上,3名被杀人员居住在那栋建筑里。该建筑距离人员被杀地点约200米。
以色列军方官员16日表示,当时以军发现3人从几十米远的一栋建筑物里走出来,没有穿上衣、手持白旗,并用希伯来语求救。以军士兵误认为对方是武装人员,于是开了枪,两名被扣押人员当场死亡,另一名受伤的被扣押人员躲回建筑物里,并用希伯来语继续呼救。以军指挥官立即发出停火命令,但随后一名士兵又将其击毙。
当地时间12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在推特上发布的视频中,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赫尔齐·勒维也对此进行了强调,告诫士兵们不要向举白旗投降的人开枪。
白旗就是向对方传递自己没有任何伤害性,并且表达投降信息。而赤裸的上身传达的意思就更明确了,表示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武器,不存在任何威胁性。希伯来语本身就是犹太民族的语言,也是以色列的通用语言,这些因素信息加在一起非常明显,就是想向以军表达自己是被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照理来说以军在前线的地面行动打了两个多月,可以说是死的人多救的人质很少,面对如此明显的解救人质的机会却误杀了人质。
那么,为什么以色列士兵会对这些明显是人质的人开枪呢?这可能与战争环境中的恐惧和混乱有关。一来是这其实充分展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军目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除了轰炸就是抓人,哈马斯对以军以命相搏,那么以军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军看着这些以色列人质赤着上身、打着白旗,他们看到了希伯来语的呼救,他们甚至都没想到要仔细甄别,就决定开枪射击他们。以军对待人质如此,那对待加沙人民又会是怎么样呢?
第二方面说明,以军在加沙地带打得并不顺利,导致从军官到士兵,每个人都是草木皆兵,在战场上已经丧失了基本判断力。据报道称,哈马斯武装人员不但很会打巷战,而且比较擅长伪装,寻找机会对以军士兵发动攻击,所以按照以军参谋长的说法,以军在与哈马斯的交战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以军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都显得惊慌失措。
第三个也说明,以军在前线没有规范的打法,也没有制定规范的解决人质策略,而以色列应该为前线作战的士兵建立完整且规范的人质识别规则或者信息。以色列当初开战就有两个理由,一是消灭哈马斯,第二个就是拯救人质。而以色列现在在战斗中打得毫无章法,完全不管是哈马斯还是人质,更不管他是不是平民。我们通过以军官方发布的一些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军士兵对着一栋建筑物就是集火射击或者直接炸掉一栋建筑物,完全没有战术配合。这种毫无意义的攻击,只能说明以军在通过射击或是制造大动静来掩盖心中对战斗的恐惧。
甚至还有一种声音说,以色列现在的这种打法是消灭哈马斯大于解救人质。
然而,作为一个军队,以军应该接受更严格的训练和纪律,以确保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地识别和处理人质。此外,他们也应该遵守国际人道法的规定,尊重和保护无辜的生命。总的来说,这起事件是一个悲剧,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保护无辜生命的重要性和困难性。(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