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抗癌有道专栏定期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关注!
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们中医。在中医的理论中,癌症患者表现为正虚邪实,这里的邪实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肿瘤本身,而外因又包括一些抗肿瘤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这些邪气对身体会产生很多影响。其中,睡眠是困扰众多肿瘤患者的常见问题之一。
在我们肿瘤门诊,经常可以碰到各种失眠的患者,有一些朋友长期服用安眠药,但仍然睡眠质量不高,特别是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依赖性。那么还有没有更安全的改善睡眠的方式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通过解读一篇最近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 Oncology》上的文章,带大家了解这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这是一篇香港学者发表的论文,纳入了226名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对比有氧运动、太极拳以及普通自我管理运动3种方式,研究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身体和心理症状以及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只接受普通自我管理运动的患者相比,经过4个月的有氧运动或打太极拳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较自我管理组降低2.72和4.21分(睡眠质量越好,PSQI评分越低),太极拳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更为明显,而且这一效果一直持续到8个月后仍然存在。
更为关键的是,打太极拳的患者的生存期也能得到更有效的延长。中位生存期达到49.18周(HR=0.35;95% CI,0.17-0.75;P =0.004),自我管理组为44.20周,这预示着太极拳能显著降低晚期肺癌患者65%的死亡风险!
太极拳组(绿色)患者的生存期更长
在其他观察的指标中,太极拳和有氧运动都能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活动能力。有氧运动对步行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而太极拳在平衡能力和缓解疲劳方面更加有效。
在这里,采用的是16式杨氏太极拳,简单易学,是流传最广的一种太极拳。太极拳的运动频率是每周2次,每次60分钟。早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异法方宜篇十二》中就有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这里的导引按跷就是指的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在内的“导引之术”,是调身、调息、调心的重要手段,也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与针、灸、药、砭术齐名的五种中医治疗方法。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周深“携手”大熊猫花花共同带来的节目《健康到到令》就是演绎了八段锦这一功法。
可能有一些肿瘤患者还在担心,太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够吃得消极拳这些运动,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首先,太极拳的运动强度不大,动作和缓,掌握起来也不难;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做个评估,先从短时间开始练起,如果觉得有些累就马上停下来休息,不必咬牙坚持,否则会适得其反。总的来说,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值得肿瘤患者去学习的运动方式,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甚至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此外一些普通中老年人的失眠,也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来获得一定的改善。
最后,如果对肿瘤患者的运动还存在一些疑问的朋友,不妨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西区四楼肿瘤科门诊,这里有专业的医生将会为您推荐合适的运动来提高生活质量!
【大德路总院肿瘤科出诊一览表】
【团队介绍】
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以全国名老中医刘伟胜教授为学术顾问,张海波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美国UCLA大学、英国Cardiff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院(UMCU)合作,研究内容涵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中医辨证标准化,分子病理学,液体活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药药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研究,致力于提高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并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4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2.799),出版专著12部(英文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医学指导】
张海波,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大科副主任,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PI;师从国医大师周岱翰、朱良春、郭子光、李士懋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周岱翰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岭南名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世中联肿瘤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本期作者简介】
【本期作者简介】
陈亚栋,中医学硕士,住院医师,研究实习员。任职于广东省中医院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PI:张海波)。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大德书院人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及中医药减毒增效、针灸治疗肿瘤相关症状的研究工作。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内一(肿瘤)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