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阅读课的流程分为师生课前准备,师生课堂内容输入(input),学生课堂内容输出(output)三大板块。
其中师生课前准备包括:课件及导学案的制作,预习学案的批阅;师生课堂输入板块包括:导入,预测,快速阅读,细节性阅读;学生课堂输出环节包括:原文内容再现,语言输出,文字输出,作业布置。接下来我们逐一来看。
一
师生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课件和学案的制作以及预习学案的批阅。
课件和导学案是配套的,定下来班级层次就可以开始构思制作了。制作课件和导学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普通班的设计要侧重夯实基础,输入和输出环节的题基本各占50%,重点班要侧重深度的挖掘,也就是输出环节的内容设计要占到60%甚至以上。(以下内容是针对普通班展开)
1.1 课件
一般来说,公开课大都是许多老师同时讲,有些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几个老师甚至都讲同一课时,这种情况下,幻灯片最好自己做原创。
这是我师父教给我的,师父说:你也教了几届学生了,肯定多少都有一些自己的积累和想法。这么多人一起讲课,评委自然是想听一些有创新的东西,所以原创才更有可能出圈。从网上下载,评委们同一节课听八九十来遍,万一几个选手出来一样的幻灯片,印象分肯定没了。
1.2 学案
学案第一遍设计完我自己掐表做了一下,发现完成需要12分钟,以这个速度,学生20分钟的输入环节光写学案就占完了,根本没时间听课和读课文,这对于阅读课是硬伤,肯定行不通。于是推倒重来。同类型题删减题量,只保留最关键的一两个;部分问答题换成填空题或表格题降低难度。
问答题中应避免出现太宏大或太空泛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问题才有思考方向和角度,学生才有办法入手。太空泛的问题会困扰学生,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比如我这次学案里的一道问答题,磨课前后做了很大的调整。
学案定稿后刊印出来提前一天发下去让学生做一下,有时间的话课前可以收起来批阅一下,只把错的圈出来,如果遇到学生思路偏离的太多,也可以给批注一下思考方向或给一点提示。讲课时对这些易错的内容要有所侧重。
二
师生课堂内容输入(input)
课堂输入板块包括:导入,预测,快速阅读和细节性阅读。
2.1 导入 (Lead-in)
导入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 教师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运用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短时间内使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对新课题的学习。
我这节课的导入环节:第1步列出中学生在校常遇到的一些问题,邀请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勾选出自己愿意与父母交流的领域;第2步请个别学生分享答案,并追问学生在“choosing your future area of study”这个领域愿意或不愿征求父母意见或建议的原因,引入当天新课的话题。
2.2 预测(Prediction)
预测环节,邀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章布局,尝试预测文章的体裁。今天的体裁(戏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我设置成了选择题的形式,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这样如果学生通过图片和文章布局还没猜出来的话,通过选项也能用排除法推测出今天文章的体裁。预测环节的PPT就选用课本上的图片,更有整体感。
完成预测后,紧接着将课本上的学法指导(tips)穿插进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戏剧的名词解释及其五要素。因为是新知识,学生找出来,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确定体裁后,就该进入阅读课正题——“读”的环节。
2.3 快速阅读(Read for main ideas)
邀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遍,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完成两个活动。活动1.匹配导演手记中的标签;活动2.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1不难,就是检测学生对戏剧的五要素是否已掌握。活动2.因为是个普通班,考虑到独立完成概括有困难。于是给了一个参考句型结构 e.g The son wants to ...,while the father wants him to...有了这个句型做脚手架,学生基本都能写出来。
2.4 细节性阅读(Read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这一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提取关键词,关键句这类细节信息。同步设计了2个活动。活动1.给文章选出另外一个标题。活动2.关键词填空题。
活动1属于开放性的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自圆其说就行。旨在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认知。
活动2请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读后练习题,填补导演手记空缺。重点是厘清情节发展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至此课堂内容输入环节完成,随后进入学生课堂输出环节。
三
学生课堂内容输出(output)
3.1 原文内容再现
输出环节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我们先设计了一个基础性的输出summarize,也就是原文内容再现题。通过一个故事山的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故事情节再次复盘了一遍。
3.2 语言输出(Read for discussion)
读后思考环节,通过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我们这节课的话题,看爷爷如何解决父子之间的冲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活学活用,解决一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冲突。
考虑到普通班学生不一定理解conflict(冲突),所以加了一个具体的上下文的语境,帮助理解conflict这个词:“最近分科,如果你想要选文科,而你的父母觉得理科对你来说更好,你如何解决这个冲突?”。启发学生将所学落地,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理论付诸实践。
处理这个题时遇到了冷场,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其实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在过道里来回走动听学生的讨论时,就发现了问题,当时给了他们一些方向和暗示,让他们通过原文的字里行间去找思路。但邀请学生起来分享时,一个举手的都没有。点名提问也说不出来。
我当时也有一瞬间的慌乱,但很快想到了之前写过的一句话,不要因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冷场而觉得尴尬,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孤独而安静的。所以我就等了他们一分钟。
一分钟过后还是没说出来,我笑了一下,说不出来没关系,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章,儿子和父亲发生冲突时,谁出现了,学生说是爷爷,我接着追问:爷爷出现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回答“Calm down”,我点点头“Great.”那我们跟父母发生冲突,第一步怎么办?这回学生说出来了:“Calm down first(先冷静下来)”。
我继续引导学生,我们再来看看文中的父子冷静下来后,爷爷又做了什么?学生开始翻课文搜索:有人说,讲了爸爸年轻时选择职业的例子。我说那从这一点我们能提取出什么通用的方法?学生停了停,有两三个声音说:举一个类似的事例提供参考。
我接着引导,发生冲突时,儿子认为自己的选择正确,父亲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双方陷入僵持 ,谁给出的意见打破了僵局,学生说是爷爷。我进一步追问:爷爷在这里相当于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学生有些激动,说第三者的身份,大家都笑了。
我说当局的两个人谁也不服谁,这时候的爷爷不就相当于局外人吗?所以当你们因选文理科和父母发生冲突时,还可以怎么办,这回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可以去问老师有什么建议。我点点头,不错。又找到一个解决冲突的方法。
顺便也提示大家注意情感态度,无论怎么解决冲突,都不要忘了尊重父母,好好说话。学生的思路打开后,开始陆陆续续举手,说出来一些其他办法。
这一步讨论环节学生说清楚了,就可以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好铺垫。
3.3 文字输出(Read for writing)
请学生通读全文,仿照本文的戏剧格式,参考讨论环节的话题,写一段你自己和家人发生冲突的戏剧场景。
7-8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学生展示完后,教师给出参考文本。
(Living room,a coach, a sofa and a TV set. Father and mother were watching TV. the child entered , with 2 cups of water )
Child : Daddy and Mommy, have some water please.
Mother: Oh, Thank you. My sweetheart.
Child: (Rubbing the fingers nervously )While, mom, can we talk?
Mother: Of course. Sweetie, you can always turn to me.
Child: We are choosing the future area of study this week, I want to choosethe arts speciality. As I am always good at politics and history.
Mother: (Opened her eyes surprisingly ) Why ? Science speciality is much better.Say, your father and I , we learned physics and chemistry during our high school period. Science speciality would make it easier to go to college.
Child: But I don't like physics at all. It' s boring and difficult. I like history. History isinteresting and it would teach me how to be a wise person.
Mother: (Raise her voice) Nonsense! Physics is the tool to make our country strong. Being a chemist helped me achieve a great sense of achievement. You will enjoy it when you get the clue.
Child: (angrily)But mom ...
Father: Calm down. Ladies.
Child: Daddy, you 'll be in favor of me, right ?
Father: We are not so experienced in choosing the majors, Why not ask yourheadteacher for advice? I am sure he is much experienced and he knows your situation better than us.
Mother: Good idea!
Child : OK, I 'll talk to my headmaster tomorrow.
这篇文章体裁是戏剧,我一开始想让学生cosplay一下戏剧,打算让学生扮演角色演绎他们写的剧本。但我抽到的是普通班,当堂刚写的剧,现场演出来有困难。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路线,设计成小组分角色朗读,最后效果还行。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3.4 布置作业
原文戏剧的结尾处,儿子叹了口气:"(with a sign )Dad..." 显然话没说完,口服心不服,考虑到新高考增加的读后续写题型,当天的作业就布置成让学生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续写。
读后续写是新题型,学生免不了有畏难情绪。而续写熟悉的材料,难度就减了一半,容易上手一些。高一第一学期,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步适应,也符合学情。
以上就是我这节高一英语阅读课公开课的全部流程,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来源丨摆尾的鱼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教学资源、精彩活动、趣味互动
福利折扣、在线咨询
请不要重复添加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