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都要举行一场特殊的游行活动。
在当天,俄罗斯红场阅兵仪式过后,红场上会出现一群民众,他们许多都是自发地从俄罗斯各地而来,一个个高举着父辈的照片,同时高声朗诵诗歌,有的人还会大声歌唱前苏联时候的战歌。
此时周围还有正在列队的士兵们,游行的民众也一点都不会避让,反而是士兵会为这群民众“腾地方”。
而在这群民众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赫然在列。他高举着父亲的遗像,走在游行民众之中,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
而这已经不是普京第一次坚持这么干了。他为何这么做?这场游行又有何深意呢?
一、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
普京所参与的这场游行,是俄罗斯每一年阅兵后的一个传统纪念活动,名为“不朽军团”纪念活动。
要论活动的深意,则要从这个特殊的“五月九日”说起。
五月九日是俄罗斯一年一次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在1942年的这一天德国政府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结束了将近一年的卫国战争,苏联获得了二战的胜利。
这场卫国战争是苏联抗击德国入侵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争。
德国的投降不仅意味着这一次战争的胜利,也意味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战争胜利之后,苏联将这一日定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并且会以举行大型的阅兵活动等形式来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急切地想要摆脱那段历史,部分在苏联时期的旧习俗也随之被革除,包括纪念日这天的阅兵活动。
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民众也不再对苏联传统闭口不谈。
在普京上台以后,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的阅兵传统重新归来,在这一日,俄罗斯必定会举行大型的阅兵活动来纪念曾经的这场抗击侵略战争。
虽然卫国战争是发生在苏联时期的,但是这场战争仍然是靠着士兵的英勇无畏,靠着对正义的坚信和对国家的忠心才赢下的。
面对德军的先进兵器,苏联士兵不退缩、不妥协,顽强抗争到了最后一刻,守护国家、守护人民。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苏联解体了,但是当初抗争敌军的士兵精神并不会消散,对正义的执着也不会消散,因此,在这一日,俄罗斯依然会举行红场阅兵活动,既是要展现如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也是要纪念当初将侵略者赶出国土、坚守国家和人民的士兵精神。
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虽然对于苏联的一些事情,情感都十分复杂、甚至有些偏负面,但是对于卫国战争这场惨烈的抗击侵略战争,大多数人都有极其特殊的感情。
据统计,二战时,苏联总人口仅仅有1.9亿,但在战争中的伤亡人数却达到了2700余万人之多,超过70%的俄罗斯人都曾有家属在卫国战争中牺牲。
因此除了首都外,俄罗斯各地还会组织其他的纪念活动。俄罗斯人纷纷参与其中,在这一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哀思、对战争的痛恨。
而在俄罗斯阅兵式后,还会有一个特殊的“老兵方阵”。方阵由二战期间参战人员家属、后代,多国前国际儿童院的学员及其后代组成,这个方阵名为“不朽军团”。
普京所参加的“不朽军团”纪念活动就是与方阵一同游行,民众们高举自己的家人或者亲属的照片,纪念在卫国战争期间做过贡献的老兵们。
这场游行的人数众多,在2019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之时,游行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人。
而到了2021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之时,即便受到疫情影响,这场游行仍然以网上连线的形式举行。甚至就连北京,都有约400名中俄各界人士在北京展览馆参加了“不朽军团”的游行活动。
可见对于俄罗斯人而言,“不朽军团”的特殊意义。
也许曾经的年岁已经过去,但是那些牺牲和流血是不能过去的,对于那些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生命了的家庭来说,这种牺牲是不会因为时光过去而被抹平。
那些士兵为了国家的安危而付出生命,这一天,就是缅怀他们的日子。
二、既是士兵也是父亲,既是总统也是儿子
普京的父亲也曾参加过卫国战争,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感染和教育,对卫国战争有着自己的理解。
普京父亲1911年出生于图尔金沃村,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也没想过打仗。每日生活只要种好自己的土地,管好自己的肚子,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但是战争的到来却打乱了他的平静生活。
二战之后,德国的铁骑踏入苏联境内。面对敌人的入侵,普京父亲的一腔热血翻涌,他毅然决然加入了部队,成为了潜艇部队的一员。
也因此,普京高举的父亲遗像是他身穿潜艇部队服装的样子,代表他曾身为潜艇兵的身份。
普京父亲作为潜艇兵兢兢业业,同时他也被部队的上司挖掘,没多久就被调入了特种部队之中。
在特殊部队中,普京父亲在后方从事破坏工作。那时候德军已经占领了苏联许多重要城市,战争进行得异常艰难。
1941年8月,一场意想不到的伏击突然出现在特种部队周围。
普京父亲的部队里出现了叛徒,因为叛徒的泄密,导致部队所在的村庄被德军埋伏。在深夜之中,敌方大批人马突然袭击这支仅有50人的部队,并将其团团包围。
50个士兵在敌人重火力的攻击之下,最后仅剩4人,普京父亲作为幸存士兵之一,他忘不掉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
普京也无数次感慨,父亲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是一场奇迹。
之后,普京父亲还没休整多久,就立即上了前线。他怀揣着悲愤之情,成为了步兵队伍的一员,与敌军持续作战。
1941年11月,涅瓦河战役爆发。普京父亲匍匐在寒风之中,与战士们一同突破了德军的封锁线。
他们的背后是家园,他们的前方是侵略者。
在刺骨凛冽的寒风之中,没有人后退,只有一个个被活活冻死在战场的英勇之躯。
面对敌人的机枪弹药,他们也硬生生靠着手榴弹,撕破敌人的防御,炸开了一道口子。
在这场战役之中,普京父亲被弹片炸到腹部,身受重伤。在部队撤退之时,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场上,无力跟随大部队撤退。
危难之际,幸好战友及时地把他背了回来,撤退后方,得到医院的救治。
普京的父亲在战场上一次次地冲锋,为了国家和人民,绝不后退。他的这种硬汉作风,强烈的家国情怀也深深影响了普京,在他一生之中刻下印记。
虽然普京父亲在战场上生还,但是涅瓦河战役之中普京的外婆却牺牲。
在敌军铁骑步步紧逼之下,图尔金沃村也遭到了攻击。
为了抗击德军,普京外婆毅然决然加入了民兵队,保卫自己的村庄。在与德军周旋、为苏联士兵传递情报的过程中,普京的外婆牺牲了。
对于普京来说,这场卫国战争既是国家曾经的历史,无数士兵民众牺牲在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史诗。也是家人遭受的一次磨难,是父亲卫国付出的见证,是外婆命丧战场的悲伤。
在五月九日这一天,普京高举起来父亲遗像,他与身边民众凝聚在一起,怀念着自己的家人。也在这一天,他作为总统,在怀念那些为国为民付出的英雄。
这一天的普京既是儿子,也是总统。对于普京来说,他高举的父亲遗像,既是他作为儿子纪念自己的父亲,更是作为总统贯彻自己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那些为国家奉献一切的人的尊敬。
三、老兵诉求的“不朽军团”纪念活动
“不朽军团”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参与人数众多、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有名。
因为普京作为总统特别关注这项活动,俄罗斯政府也对此活动予以大力支持,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一场由官方发起的、组织的活动形式。
但是实际上,这项活动最早源自于老兵的诉求,它只是一场民间的小型纪念仪式。
在最开始甚至没有多少人关注。
在苏联时期,五月九日这一天虽然会有纪念活动,但是并不成规模。并没有如今被全世界都知晓的“不朽军团”之名。
当时许多幸存老兵都会自发地聚到红场,用他们的行动来悼念曾经的战友,纪念艰难取得的和平。
这些老兵聚在一起,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引起人们关注,让大家把目光放到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士兵身上。
这些士兵的生存现状十分艰难,他们为了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却因为幸存而遭受忽视,一个个饱受伤痛折磨,而又难以适应这个社会。
此为,还有许多士兵在战场上失踪,至今也没有找到。
老兵们自发举行了纪念活动,从苏联开始到俄罗斯时期,以这种方式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但是伴随着世间的流逝,老兵的生命也慢慢走到尽头。曾经的参战老兵虽然在战场上活了下来,却难以抗击世间的力量,在时间和病痛中,慢慢去世。
最后,那群自发来此纪念的老兵们,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他也老了,作为老兵,他的心未凉,但是作为老人,他行动已经十分艰难,只能孤独一人坐在长椅上开始他一个人的纪念活动。
这名老兵的行为感染了许多人,俄罗斯民众纷纷参与进他的怀念之中。他们手拿亲属的照片参与纪念,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也就是最早的“不朽军团”纪念活动。
2010年,五月九日的莫斯科聚集了五千人游行,此次游行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开创了老兵游行的先例。并且,这也是第一次老兵游行有了官方的名字,官方以“胜利的英雄,我们的曾祖和祖父们”来称呼此次游行。
五千人高举先辈遗像,展开纪念活动。
2012年,谢尔盖·拉片科夫把曾经老兵们所起的“不朽军团”一名,彻底引用到游行活动之中,创建了一个俄罗斯社会组织。
“不朽军团”的活动也渐渐有了制度和规章,他们不仅设立了组织架构,还创办了网站,帮助寻着失踪战士,编写老兵历史。渐渐地,“不朽军团”有了自己的象征物,成为了国际性的组织。
但是在2015年之前,“不朽军团”仍然是群众性的、自发的社会活动。它们的规模虽然日渐宏大,也在国际间小有知名度,但是相比较于如今这般拥有国家支持的规模来说,仍然显得十分局促。
2015年,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不朽军团”的转折之年。
四、“这个人民正在为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而骄傲自豪”
2015年,普京第一次参与到“不朽军团”大游行之中,他第一次高举自己父亲遗像在民众之中纪念卫国战争。
普京总统的公开支持,不仅为“不朽军团”吸引了大量的注意,也让其成为具有官方支持的、强大的全国性运动,并且进一步变成了俄罗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标志。
此后,普京甚至将“不朽军团”活动的主旨与阅兵活动相结合,并在俄罗斯官方设置专门的网站,帮助寻找那些失踪的苏军战士。
2016年,普京甚至公开在官方工作会议上,表示了对“不朽军团”的支持。
他说:“在节日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团结一致的人民,这个人民正在为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而骄傲自豪。”
在普京和俄罗斯官方的支持下,“不朽军团”迅猛发展,参与人数进一步扩大。
普京为什么会支持这项运动?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父亲曾是一名老兵,曾是卫国战争的士兵之一。也是因为他由父亲的身份联想到了许多。
在2019年,普京曾经公开谈及自己参与游行的感受,他在高举父亲遗像走过广场的时候,想到了1945年卫国战争胜利之后的阅兵活动。
在那个时候,像是他父亲一样的普通士兵,根本没有办法成为方阵中的一员,像是“不朽军团”一样走过广场。
但是卫国战争的胜利跟这些普通士兵没有关系吗?
不是的,战争的胜利正是因为那些普通的士兵,是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夺得的。
当普京自己高举遗像走过广场的时候,他想到,当初父亲这样的老兵做不到,普京自己才要代替父亲来做,来证明父亲完全有资格配得上这样的做法。
普京和俄罗斯官方的行为,也是在物质和精神上贯彻“不朽军团”的宗旨,实现那些老兵曾经的诉求。
在物质上,他们善待、尊重那些老兵,将他们成为新时期俄罗斯的楷模,树立成爱国主义的标志,并且也鼓励俄罗斯人尊重士兵、尊重英雄。
在精神上,以此为中心,树立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普京自己所说,“是一个团结一致的人民,这个人民正在为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而骄傲自豪。”
“不朽军团”不仅仅象征着曾经的历史,对老兵和卫国战争的尊敬,也象征着对未来的一种方向引导。
在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参与其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其中感受到人民团结在一起,大家为国家共同努力的自豪感。并为曾经国家战胜的、打败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这种引导,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曾经对苏联的一些遗忘和摒弃,在对历史的摸索和找寻之中,逐渐寻回。俄罗斯人为国家感到骄傲、为历史感到骄傲、为自己身处其中感到骄傲。
以“不朽军团”运动为核心,俄罗斯把老兵们的爱国精神变为俄罗斯发展需要的精神支柱,以精神力量为引导,把那些曾经因为苏联解体而渐渐分离的国家、人民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因为曾经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骄傲,因为现如今的行为而团结一心。
伴随着团结一心,在这场对卫国战争的纪念活动和游行中,一种对国家的爱和忠诚代代相传,从曾经保家卫国的老兵传承到其家属后代,再成为全国的一种深刻力量。
普京总统高举父亲遗像走过广场,他是作为千千万万的俄罗斯人之一,在尊重国家的历史、尊重为国家奉献的士兵,也是作为父亲的儿子,在替父亲争夺权利、争夺资格,更是作为俄罗斯的总统,在树立俄罗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