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低?这个国家强制每对夫妇生四胎,还禁止离婚,结果如何?
创始人
2024-05-28 19:06:58
0

原标题:生育率低?这个国家强制每对夫妇生四胎,还禁止离婚,结果如何?

如今,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生育率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刺激生育,各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比如增加相关补贴、提高社会福利等。然而,曾经有一个国家为了提高生育率,曾经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方法,强制每对夫妻生育至少4个孩子,最终结果如何呢?

罗马尼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欧国家,“二战”时,罗马尼亚本是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后来被苏联红军攻入后,罗马尼亚转而投向苏联怀抱。

进入60年代,罗马尼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各方面趋于稳定,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却在困扰着这个国家:出生率逐年走低。罗马尼亚的面积不算大,跟我国广西差不多,人口却只有不到2000万。从1961年到1966年,这5年里罗马尼亚的生育率一直在1.8-2之间徘徊。一般来说,如果想要保持人口基数不变,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必须达到2.1,因此出生率走低对于罗马尼亚来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1967年,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成为罗马尼亚的国家元首。他一上台,就大力发展经济,不得不说,齐奥塞斯库的确是一个能干的领导人,他在任期间创造了罗马尼亚经济的“黄金时代”。到1972年,罗马尼亚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是同时期美国人均GDP的一半,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作为一个小国,能在经济上取得和发达国家相似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凭借着优异的政绩,齐奥塞斯库在罗马尼亚的威望越来越高,人民对他十分拥戴。然而,权力的扩大却让齐奥塞斯库的野心愈发膨胀,他开始大搞“个人崇拜”,企图掌握全国的话语权。在齐奥塞斯库的推行下,罗马尼亚实行总统制,齐奥塞斯库的众多职务又增加了总统一职,拥有直接颁布法律、任免政府成员的大权。就这样,齐奥塞斯库一人就担任了国家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等各种国家最高职务,是当时世界上“兼职”最多的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可以说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大权都攥在了手里。此时罗马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却像是齐奥塞斯库个人的封建王朝,在这个国家里,齐奥塞斯库就是唯一的主宰。

齐奥塞斯库

由于之前齐奥塞斯库的确让罗马尼亚变得富裕,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所以国民对于齐奥塞斯库十分崇拜,即使后来齐奥塞斯库独揽大权,也没有引起国民的质疑。另外,齐奥塞斯库手段十分独裁,凡是反对他的人,都会被关进精神病院,接受所谓的治疗。在这种“双管齐下”的统治下,罗马尼亚成了齐奥塞斯库的“一言堂”。

国内情况稳定后,齐奥塞斯库有了新的计划,他要让罗马尼亚变得更强大,不用再背靠大国仰人鼻息。可是,罗马尼亚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在真正重大的国际事务中完全插不上嘴,这让齐奥塞斯库十分憋屈,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十分荒诞的“馊主意”:用尽一切办法增加罗马尼亚的人口。

其实,出生率低的情况并不是只出现在罗马尼亚,其他国家也有相同的困扰,不过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经济手段来刺激生育,比如多生一个孩子可以拿到多少钱补贴、孩子免费接受教育等,但是齐奥塞斯库觉得这都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通过强硬的手段。

齐奥塞斯库推出了一系列强制生育的政策。首先,罗马尼亚人的结婚年龄降到了15岁,同时禁止离婚,这可不只是在鼓励青少年男女早恋,更重要的是能让女性更早进入婚姻,从而更早生孩子。其次,齐奥塞斯库还制定了新的法律法规,每对夫妻一生必须至少生育4个孩子,并且还会有相关的警察每月对育龄妇女进行例行检查,以防止有些女性想要堕胎。在当时的罗马尼亚,任何堕胎或者节育的行为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一旦女性怀孕,哪怕是这位女性身体出现问题或者胎儿在产检中出现了什么疾病,都不可能被允许流产,即使明知道孩子生下后会是畸形或者残疾,母亲也必须绝望地怀胎十月,如果有人去堕胎被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囚禁。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有些夫妇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生育,他们被认为无法给国家做贡献,所以必须缴纳一笔巨额罚款,几乎会掏空一个普通家庭的家底。

在齐奥塞斯库的极端“催生”政策下,罗马尼亚的生育率飙升。1966年罗马尼亚的生育率只有1.9,但到了1967年的时候,生育率却飙升到了3.6。

从表面上来看,齐奥塞斯库的政策的确达到了他最初的目的:罗马尼亚的人口有了增加的迹象,然而这一切却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权利。尤其是很多人的身体本来就不适合生育,比如患有各种疾病、遗传病,或者经济状况非常差,即使生了孩子也难以养活等情况,因此罗马尼亚有很多人对齐奥塞斯库的政策十分抵触,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反抗。

官方不允许堕胎,也不允许百姓使用其他避孕方法,有些夫妇实在不想生孩子,或者身体不适合生育,他们就会偷偷找一些“黑诊所”做堕胎手术。这些地下的“黑诊所”收费昂贵,但医疗水平却十分有限,卫生条件也比较差,因此经常会出现医疗事故,患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由于当时15岁就可以结婚,很多少女还没有成年就意外怀孕,她们害怕成为单亲母亲,有的会去“黑诊所”做堕胎手术,而更多人则支付不起巨额的堕胎费用,只能自己摸索着用一些“土方法”堕胎,甚至还有走投无路的少女绝望自尽。

人不是机器,也不是牲口,人都有自由的意志,在齐奥塞斯库极端政策的逼迫下,很多家庭不惜铤而走险,冒着极大的风险偷渡到邻国匈牙利寻求庇护。但是如果被边境的军人发现,就会被当作叛国者立刻击毙。

这样令人窒息的政策在罗马尼亚实行了十几年,大量妇女被迫沦为生育机器,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折磨。多行不义必自毙,到了80年代,齐奥塞斯库终于迎来了反噬。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齐奥塞斯库的各种高压政策,罗马尼亚境内的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民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也堆积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只要一个火星就能随时引爆。

1989年12月16日,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人们高喊着“打倒齐奥塞斯库”,愤怒的呼喊像熊熊火焰,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国家。狼狈不堪的齐奥塞斯库眼见无力回天,带着妻子仓皇出逃,却很快被人们抓住。25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押上军事法庭,以实施种族灭绝、危害国家、破坏公共财产、破坏国民经济、企图叛逃国外等5大罪状判处死刑。统治了罗马尼亚整整25年的齐奥塞斯库政权随之土崩瓦解,女性们也终于得到了解放。

齐奥塞斯库死了,但他造成的恶果却没有结束。当年的生育政策虽然促进了出生率飙升,但这并不是出于国民自己的生育意愿,每个家庭被迫生养了太多孩子,到齐奥塞斯库执政后期,罗马尼亚经济已经不复昔日辉煌,一路下坡。因此,很多夫妇根本无力抚养那么多孩子,只好把婴儿遗弃。

据统计,当时罗马尼亚每年至少有1万名弃婴,为了安置弃婴,齐奥塞斯库在全国建造了几百所孤儿院,但是这些孤儿院更像是流于形式主义的摆设,工作人员并不会好好照顾孩子们,他们只能在缺衣少食而又孤单的环境下长大。虽然后来这些罗马尼亚弃婴被美国、英国、加拿大许多好心家庭收养,但童年的伤痛与折磨却将困扰他们一生。遗弃孩子的父母不能说他们是无罪的,但罪魁祸首还是制定了极端政策的齐奥塞斯库,他为了自己的野心,把国民当作生育机器,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最后的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福建对获奖残疾人体育运动员教练... 福建向来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获奖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给予了丰厚的奖励。这些奖励不仅是对...
原创 吴... 13 秒 15!吴艳妮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 100 米栏成功卫冕 8 月 4 日晚,2025 年全国...
为何要拍电影《坪石先生》?谢君... 8月4日,电影《坪石先生》在佛山举行路演活动,主创团队分享幕后故事。 《坪石先生》佛山路演现场 提...
吴艳妮获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 中新网8月4日电 在4日晚于浙江衢州进行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一周前刚刚度过...
准备与新队友们见面,哲凯赖什已... 阿森纳新援哲凯赖什已抵达新加坡国家体育场,准备与新队友们见面。 北京时间7月27日19:30,阿...
以旧换新,激活快递物流新动能 在当今商业时代,“以旧换新”正成为激活快递物流新动能的关键举措。通过这一方式,消费者将旧物品交给快递...
“亮证姐”事件正式通报,“小矛... “亮证姐”事件正式通报,“小矛盾”变“大事件”何苦来哉 | 羊晚V评 原创 羊城晚报•羊城派姜雪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