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雪后,曾被积雪覆盖的部分路面虽然已露出“真容”,但有部分道路表面出现了一片片斑驳的“白霜”。对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融雪剂融化后留在路面上的痕迹,待气温回升后,环卫部门将通过“洗地作业”清除路面残留的融雪剂痕迹。
本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融雪剂”
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为了保障降雪天气下道路交通通畅与安全,避免道路出现“地穿甲”等结冰现象,一直以来,本市优先使用机械除雪进行积雪减量,然后再撒布融雪剂防止路面结冰,如有必要还会在雪前预先撒布少量融雪剂。
目前本市使用的均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融雪剂,只是成分不同。根据成分一般有四类:一是氯盐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并添加有缓蚀剂;二是非氯融雪剂,主要成分为醋酸钾、甲酸钾等;三是各种植物提取的醇类融雪剂,经过测试与试验,该类融雪剂对路面摩擦系数衰减较为明显,要大范围使用还需进行充分的性能检测;四是混合型融雪剂,如按照一定配比组合了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缓蚀剂等成分的自发热型融雪剂。
目前,本市主要使用的是氯盐融雪剂,自发热型融雪剂和非氯融雪剂也有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
融雪剂应分区域撒布
除雪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证降雪期间及雪后城市道路畅通、交通通行安全。因此,一直以来,本市道路除雪采用分级作业。城市道路除雪等级被划分为重点、一级、二级、三级。其中,重点道路要求“随下随扫、雪中路净”,其它各等级要求“雪中路通”。
融雪剂主要使用在哪些地方?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本市只在重点道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使用融雪剂,三级道路、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步道原则上禁止使用氯盐类融雪剂。此轮强降雪持续时间长、雪量大,又逢大风寒潮,为尽快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本市在部分人行步道、背街小巷等区域施撒少量融雪剂。
气温回升后将进行“洗地作业”
针对雪后部分道路的路面上残留有一片片斑驳的“白霜”,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待地表温度3℃以上,每天的10:00-15:00之间,环卫部门将对撒布过融雪剂的道路路面进行“洗地作业”,经过冲洗后的路面,将恢复正常的颜色。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