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朝武将官职体系
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汉朝时期也一直有着比较浓厚的军事气息。虽然这些军队与汉朝的前身有着一些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当时汉朝还保留了不少传统上在军队中建立起来的官职体系。比如汉朝时期的军队制度中就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个便是武将拥有着重要军衔与职位。比如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就体现出了汉朝的武将地位。另外一个便是在汉朝时期的军队中有着“上将军以下各十人”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其实体现出了东汉时期武将的品阶制度。但是其中一个主要来源还是在于汉朝时期对武将所设置的官职体系。二、武将品阶
汉朝的武将的品阶是分为三等的,分别为:一等为武职,二等为军职,三等为吏职。在汉朝初期,由于军事力量不足,所以国家并没有将武将统一为军队中不可或缺的职务。直到汉朝中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文化建设,汉朝对不同的武将品阶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最高的一级为武职将军。这个一级一般分为四个等级。武职将军最高可至九品,而军职将军最高可至五品。如果不遵循品阶划分这一原则的话,其他的将军将不会被划分为武将中最高级的武职将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品阶高低并不是一种绝对正确,因为不同职位所代表的权利并不一样。三、武将等级与待遇
关于武将的品阶,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所统领的军队的大小和军事实力的强弱来进行划分。比如在汉朝初年,各个官职的将领等级一般都为:将军、侯、伯、子、男、妇、士等。在汉代末年又出现了武将等级制度新的品阶――武卒。武卒在汉朝时期被称作“马夫”,因为这个官职主要作用是在战场上与敌军作战。其实古代真正属于文职的武将还是比较少的。比如汉朝初期的一位将军是卫青的后代。卫青之后一共有两位武将担任了将军职务。一位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老将霍去病。他在汉元帝时期曾经跟随着汉武帝平定匈奴之战。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大力士之一。在他去世之后就被葬在了汉元帝陵墓旁。四、西汉武将能力
汉武帝时,由于军队人数较少,武将的选拔制度也非常的严格。选拔要求非常严格。当时全国有三百九十九名将军可以担任不同官职。后来随着战争频繁,各方面原因,使得各官职不断增加,这也就导致了武将地位越来越高。汉朝很多名将都深受重用。比如当时汉朝的名将卫青,王莽。卫青也曾经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自己精湛的武艺。汉武帝时期更是非常信任卫青。不仅因为他有才干还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能够胜任各种职位。汉朝名将也都被晋升到了自己的品阶。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主要就是由七国武将和七国王公共同引发的。五、汉朝武将地位
汉朝的武将阶层,与汉朝的统治阶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为汉朝武将的品阶不同,所以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和待遇也不一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代将军属于国家行政首长,属于国家首脑。国家大事一般都是由皇帝亲自出面安排,而皇帝对于国家大事是十分看重的。虽然说皇帝对国家大事非常重视,但是对武将并不是很重视。如果说在战场上受到朝廷的重用并被提拔为了官职的话,那么这个人肯定会对皇帝很有好感。而且朝廷还会给他一定的奖励和优待。但是到了东汉时期因为朝廷对武将的过度专权导致了武将阶层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