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彭琰
最近谁最火?机器人!跳舞的,翻跟斗的,进厂打螺丝的,和人对打的,还有在全国两会为记者做助理的……
在全国两会启幕头一天,深圳“四箭”齐发推进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亮剑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发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竞逐具身智能机器人,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无疑,人工智能也是全国两会的热词。
在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前“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乔红说,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发展。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二分之一以上,人形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通用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了Q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核心技术底座通过智能算法对硬件系统不足的补偿,通过类脑智能、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充分融合,形成了核心的壁垒。
作为该领域国家级专家,乔红说,未来机器人不仅需要考虑机器人系统的批量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这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共同梦想和挑战。如何把人工智能的通用性泛化性,把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把机器人的系统性和类脑智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充分融合,也成为这个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共同梦想和挑战。
乔红院士所说的“稳定性”“安全性”,直指机器人的“命脉”所在,既是科技工作者的攻坚方向,也是产品的特点所长;“核心技术底座”“核心壁垒”,落实到产品就是核心竞争力,放在行业就是护城河。
乔红院士所在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无疑是该领域的“国家队”。深圳在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将重点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已落地南山区,深圳提出将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全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面向全国”的应有之义,是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对接好、为我所有,助力深圳机器人在“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方面将获得更前沿的技术支撑,助力深圳企业更快抓机遇抢先机,助力深圳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成形成势,如此,深圳的机器人会成为最“帅”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