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大数据推荐的原因,今天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抖音号上,我刷到了同一段视频。
视频的内容是两位新人的婚礼,出彩的地方在于简单。
婚礼没有请司仪主持,只是新郎新娘上台说了几句。
话不多,照录如下:
新郎:各位亲朋大友,欢迎大家从百忙之中来参加我和我媳妇的婚礼!
新娘:大家好!我是他媳妇。因为新郎和新娘没有什么才艺,所以我们也没有准备才艺表演的环节。
新郎:因为我们的爸妈眼窝都比较浅,所以我们删去了煽情的环节。
新娘:为了不让司仪朋友影响大家干饭的进度。
新郎:我们就直接开始流程。首先新郎和新娘已经闪亮登场(鞠躬)。
新娘:其次我们彼此已经交换好了戒指(展示)。
新郎:最后,有请我们家领导发表重要指示——
新娘:开席!
新郎:谢谢!
02
这条短短的视频,已经成为了今天的热点,而且热度还在持续上升,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有1476.9万人观看!
在视频的留言里,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比如简单的一条“就按这个标准来”,就有30多万网友点赞。
比如一句“淋过雨才知道帮人打伞啊,为这种简单务实点赞!”引起了10万人的共鸣。
比如“挺好,省掉一些虚头巴脑的。其实讲真的,大多数参加婚礼的只是很单纯的随份子搂席,过程什么的根本不在乎”,也有13万人赞同。
当然,也有人借机吐槽现在婚礼司仪都是一样的套路,诸如“喝茶甜不甜,甜就请给钱”之类,看多了就感觉没啥意思。
03
确实,现在的婚礼,已经完全程式化了。
如果你参加婚礼的次数多一些,就会发现其实每场婚礼都是一个样。
一场婚礼,从策划到人工,花费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还要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和体力,但很多时候,除了累没有太多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婚礼现场就是婚庆主持人自我展示的舞台。
对于新人和新人的父母来说,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
除了那些在生活中经常经历大场面的人,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对上百人讲话甚至表演。
无论提前准备得多么充分,都紧张得要死。
他们在身经百战的司仪挖的一个个“坑”面前,往往会笑料百出。
所以有人说,“婚礼就是花钱请人把自己当猴耍”。
更重要的是,就算当猴耍也没有人想看,客人们看着那些在别家婚礼现场看到过无数次的桥段,根本引不起多大兴趣,只想快点发筷子,早点吃完走人。
04
所以,最近一些崇尚简单的婚礼开始流行起来。
这一代“整顿”完职场的年轻人,又开始“整顿”婚礼了。
他们不请司仪,不布置豪华的现场,不去租昂贵的婚车,有的只是请两边的至亲一起吃一顿饭,有的干脆出去旅游结婚,回来办一个答谢宴。
就这样,简简单单。
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是自然。
但说实话,婚姻的仪式感并不等于婚礼的仪式,尤其不是婚礼的仪式越盛大婚姻的仪式感就越强。
在新闻中看过好多被称为“世纪婚礼”的名人婚礼,场面宏大,耗资之多令人咋舌,宾客之盛不下春晚。
只是世纪婚礼不一定产生世纪爱情,甚至有的过不了几年,就会看到当事人离婚的消息。
相反,很多普通的男女,婚礼简陋,宾客稀少,照样相知相守一生,从少年到白头,从一穷二白到富裕小康,从夫妻二人到儿孙满堂。
可见,婚姻的好坏,和那场婚礼热闹与否关系不大。
05
我觉得,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最多是两个家庭的事,其他人只是礼节性地参与。
而那些商业化的程序,除了增加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其实并不会为婚姻增加什么。
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精力是宝贵的,金钱是宝贵的,时间是宝贵的。
节省一点,挺好。
当然,如果儿子和未来的儿媳或亲家希望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走一次大众化的程序,我也表示尊重,并且全力配合。
毕竟,简单也罢,复杂也罢,一切都是形式,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才是婚姻美满的真谛。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