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中山火炬高新区又出新招——
4月22日下午,“火炬企业创新课堂”品牌活动正式启动。第一期课程上,半导体行业专家和巍巍博士以《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介绍》为主题进行授课,助力参会企业和干部队伍了解半导体行业最新趋势、拓宽产业经济视野,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
专门开设“火炬企业创新课堂”,且邀请湾区产业大咖来授课助阵,其背后是国家级高新区修炼“内功”,向“新”而行的决心,更是一个产业大区全力链资源、稳经济、促发展的信心。
“火炬企业创新课堂”品牌活动正式启动。
“‘火炬企业创新课堂’旨在为区内企业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激发广大企业家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源动力,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全区新质生产力培育。”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义强说。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会给功率半导体产业带来哪些利好?”
……
当天下午,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大礼堂一楼座无虚席。交流环节,参会企业代表就功率半导体产业的相关问题与和巍巍博士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分享经验和见解,探寻企业创新发展之道
据悉,此次活动线下近400人参加,同步开展的线上直播吸引了26.56万人次观看。为何“火炬创新课堂”备受欢迎?
企业互动交流。
一方面,创新基因、创新文化驱动火炬高新区的企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找到突围之道;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在呼唤企业的转型升级:卷成本、卷人力、卷土地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火炬高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技术立身、以创新突围,去穿越周期性的挑战。
“我们敢于投资几亿元建研究院、广招人才,正是意识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再去‘卷’成本,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中山联合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浩说,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当前正积极响应中山提出的建设“湾区光谷”战略目标,推进西湾光学工程研究院建设,加速对人工智能与图像、激光与通信、自动驾驶与传感器等新兴领域的布局,着眼于未来3至5年的技术储备。
联合光电的案例只是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火炬高新区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30多年来,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一批批勇于拼搏、敢闯敢试的企业。
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不动摇,明阳集团坚持钻研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一路向全球市场进击。目前明阳集团在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交付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康方生物在短短10年内,开发了超过30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创、同类最佳的创新候选药物,刷新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纪录。
……
这些案例足以印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企业是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也是技术赶超的关键力量。
“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企业领导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技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张义强表示,未来,火炬高新区将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邀请更多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分享最新的创新理念、技术趋势、成功案例和政策宣贯,为企业搭建常态化、长效化的知识交流学习平台。
聚焦产业前沿
为企业创新发展“解渴”
从授课内容上看,“火炬企业创新课堂”紧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内容聚焦产业最前沿,包括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创新政策的解读等等。
和巍巍博士。
在第一期课堂上,和巍巍博士围绕功率半导体产业介绍、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业动态、基本半导体2023年进展和2024年发展计划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半导体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其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火炬高新区已有近20家开发、生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产品企业,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超60亿元,其中部分研发生产能力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这次授课既有产业前瞻意识,也非常务实接地气!”参会企业纷纷表示进一步加深了对半导体产业的认识和了解,也对下一期的课堂充满期待。
除了开设创新课堂为企业“解渴”,火炬高新区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向“新”而行的决心——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火炬高新区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实施制造业五年提升计划,加速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资源集聚,强化技术研发和总部经济,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在高水平建设科创平台方面,火炬高新区将加快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和中山留创园二期建设,布局西湾光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3+N”科创平台,为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支持。
在高标准打造产业平台方面,火炬高新区将高标准打造深中合作创新区,力争完成低效工业园改造1200亩,整备土地5000亩。加快建设“湾区光谷”“湾区药谷”“湾区智谷”等三大实体产业园,打造生态、集聚、融合的高科技园区。
年初,火炬高新区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主体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发展,给予贴息单个企业最高100万元;对获得中国专利奖或中国外观设计奖的企业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火炬高新区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禀赋、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火炬高新区将以“火炬企业创新课堂”为契机,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南方+记者】杨慧荣
中山火炬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者】 杨慧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