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9年中苏冲突后,苏联百万大军持核南下,最后一刻为何弃战?
创始人
2025-02-12 13:21:05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关系迅速降至冰点。

就在这时,苏联的一名外交官叛逃美国后又发出一记重磅消息:“苏联国防部长主张

‘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的计划。他主张无限制地使用西方称为

‘巨型炸弹’

的几百万吨级的炸弹。”

图1

核讹诈的消息一出,震惊四座。

毛主席立刻率领全国居民投入紧急备战状态:

深挖洞、大疏散、急备战......毛主席想竭尽所能力保全国人民的安全。

可就在这时,苏联百万大军却突然弃战,这是为何?

珍宝岛事件

毛主席曾经说过,苏联人民对我国曾经无私的帮助和驰援,都令中国人民有了翻身做主人的资本,如今苏联政府发动的错误指示路线,

决不能代表苏联人民。

我们,也决不能让苏联人民寒心。

图2

1969年,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的我国领土

珍宝岛

爆发了中苏两国流血冲突事件,该事件造成

苏军死亡58人,伤94人

,中方死伤情况较少于苏方。

对于此次冲突事件,中央其实早有预料。从1960年开始,中方拒绝苏方的“联合舰队”的要求后,苏方便开始大规模撤退苏联驻中专家以及停止苏联对中援助项目。

之后中苏关系便开始逐渐恶化。

在双方屡次谈判中,周总理发觉对方不但由原先的矛盾问题继而转到了领土问题,还意图染指我国政府内部事由。

对此,周总理态度强硬。对于任何持有争议的领土,一律统称为

“争议地区”

,但绝不同意苏方所谓的“待确认地区”等说辞。

直至1969年3月,我国珍宝岛附近仍旧爆发武装冲突。

苏军打死打伤我国边境军民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在遭受苏军发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又有直升机炮火掩护的

九小时激战

后,中国不但边防部队顶住了苏军的

6次炮火急袭

,还摧毁了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毙对方百余人。

图4

这场武装冲突以中方胜利圆满收尾,中国军人以强而有力的姿态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对于这一流血事件,毛主席也深感愤怒,随后霸气回应:

不再接受谈判!

珍宝岛事件后,美国开始有意向我国靠拢。对于苏联而言,中国从来都不是他的对手,它真正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但若中美联合,苏联的境况又将百转千回。

为防美国,苏军开始大量增调兵力至远东,甚至连国家内部铁路都直接停用,专供远东军队使用。

图5

可即便如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还是通过曾经的,

为两国友好建交而铺设

的专用电话,找到了周总理。

鉴于毛主席的“不谈判”原则,周总理答复对方:如有话要说,请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

柯西金吃了闭门羹后也不再议和。

1969年8月13日,我国新疆铁列克提防站再次遭到苏军袭击,造成了

30多人牺牲

的惨痛结局。

图6

也是由这时开始,全国人民进入了紧急备战的状态。

入秋后,苏军仍旧在往边境驻军,眼看着就要

陈兵百万

。面对曾经的第一军事大国,刚刚恢复一点点生机的中国看上去似乎毫无胜算。

就在这时,美国竟然还流传出了

苏方将携百万大军持核南下

的消息,这一点也令中央不得不作出最坏的打算。

然而更令中方确信这一传言的关键是,苏军《红星报》又以含沙射影的方式宣称:

将以强大的核反击力量给“现代冒险家”以摧毁性打击。

图7

追溯历史,苏联自核弹和洲际导弹试验成功后,便屡屡以此炫耀苏联的军事能力。而那时,苏联已经拥有核弹4万枚,可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超过1000枚。

与此相对比,中方就显得十分羸弱了。

我国于1964年10月,才刚刚实验原子弹成功;1966年才成功进行了“两弹”结合;1967年投氢弹成功;1969年还不具备远程导弹攻击能力。

图8

这样看来,假如苏军真对我国施以核打击,那我国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央又会如何解决呢?

深挖洞

即使苏军对我国实施核打击,

我国也绝不以核武器还击

毛主席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在他的心里,核污染的能力太过恐怖,即使中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打击,但面对无辜的苏联人民,他也绝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深受伟人爱护的,还有中国人民。

图9

为了减轻流血牺牲,毛主席下令,全国展开

“深挖洞”

模式。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投入了紧张备战的“深挖洞”的群众运动。不论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齐上阵,挖防空洞的画面堪称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史无前例。

从1969年到1973年,居民几乎将防空洞挖到了自家房屋地下,厂房工人也在工厂地下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防空洞。久而久之,整个北京几乎形成了

家家有洞、户户相连的地道网

然而,就在我国人民积极应对“核讹诈”的时候,柯西金又以

“路过北京”

的名义来到了北京与周总理会谈。

图10

1969年9月,越南领袖胡志明去世,中苏两国均派遣了代表团前往吊唁,而苏联方的代表团里就有柯西金。

尽管毛主席曾说不再与苏联谈判,但为了一探苏联的底盘,毛主席还是同意了在北京进行接待。

在此次会晤中,双方就冲突问题达成了谅解,也算是暂时休停了两国战争。然而,核讹诈的消息还在不胫而走。对此,毛主席表示:

“你不准备,人家就欺负你。你准备好了它就可能不来,打来了也不怕,有办法。”

于是,“深挖洞”的指示继续进行到第二个阶段。

图11

此前所有防空洞未经过技术指导,有的会渗水漏水,有的会填不实,对地面建筑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所有问题,中央派出专人指导,将防空洞打造成了

防毒、防火、防辐射

的“三防”空洞。

然而就在我国做好一切准备防御的时候,西方一众国家却响起了“中国好战”的呼声。

不得不说,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冤枉。

而我们作为崛起的大国,能做的只有解释。周总理指示:

要对外宣传,我们的防空洞只有防御的功能,对任何人都无法构成威胁。

图12

1970年的秋天,毛主席的老朋友

美国记者斯诺

携夫人来到了北京。在北京期间他提出想要看一看北京的防空洞,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斯诺完成了心愿。

参观结束后,斯诺感慨地说道:“我去过广岛,原子弹爆炸后,那里受到了严重的光辐射。那时我觉得原子弹十分可怕,假如广岛有这样的工程,相信损失会小很多。”

最后,斯诺还补充道:

“你们做了很了不起的工作。”

图13

斯诺的话,给了现场工作人员极大的鼓舞,大家坚信,跟着党的指挥走,绝对不会错。

1971年,罗马尼亚总统来到北京,周总理借此机会向世界“澄清”了事实。

“总统阁下,你路过莫斯科时,请给柯西金总理带个信,让他知道我们的防空洞完全是为了防御,

绝对挖不到莫斯科去

。”

1974年,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什一行人也来到了改良后的地下防空洞。这一天,恰巧是美国人的圣诞节,参观防空洞便是我国送出的一份特别的“圣诞节礼物”。

布什和他的母亲还有姨妈都来到了地下防空洞,他的母亲笑着说:“这是一件奇特的圣诞礼物。”布什的母亲表示,或许中国这是想表明一个观点:

他们对苏联始终有高度的警惕,并时刻准备着迎接世界的风云变幻。

图14

然而,从核打击的传言流出至今,苏联的百万大军始终没有持核南下,直到苏联解体,苏联内部的资料都没有找到有关于这场“核讹诈”的相关信息。

难道,苏联从未想过持核南下?

永久的弟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分辨当年这一传言的真伪,解密了大多数相关的历史档案。但档案中,

从未提过核打击的相关信息。

但苏联的军事强大远胜于当时的中国,他又为何放弃这一“良机”呢?

图15

事实上,苏联的意图一直都在欧洲,对于中国的打击无非是想要树立威望。然而,任何有可能侵犯我国主权意识,伤害我国人民幸福的要求,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绝不会同意。

起初,苏联发动战争时,并没有想到中方会誓死捍卫国家尊严,也没有想到中方会将刚刚进入休养状态的人民再次带到前线。

尤其是在第一次珍宝岛事件中受到中国军人的打击后,他们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图16

其实,面对苏联这样的军事强国,或许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但中国军人的军事能力却远超苏军。

在珍宝岛事件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苏军的巨型坦克T-62. 这辆巨型坦克远超于我国当时任何一辆坦克的性能。所以当苏军将其沉入乌苏里江后,解放军还是将其打捞了上来。

然而坦克虽然好,想要将它从边境运回研究基地却是个难事。

坦克并不能长途跋涉,要想将其运回便需要拖车和吊车的帮助。就在这之后,一辆大型拖车来到了T-62坦克的所在地,就在老兵们担忧吊车无法将坦克拉到车上时,T-62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

图17

在坦克驾驶员的配合下,T-62的一角陷入了提前挖好的大坑,此时它呈

仰立状

。就在这时,拖车驾驶员开始倒退,直接抵在了T-62的

“腹部”

,坦克驾驶员再趁此机会迅速倒车,T-62便自己上了拖车平板。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虽然苏联的武器先进,但中国人的智慧也毫不逊色,这一点也可以从另一款起源于苏联的武器——AK-47看出。

AK-47起初是由俄枪王卡拉什尼科夫研发而成,这款AK-47的性能十分强悍且精密。在上世纪50年代时,苏军就曾使用这款AK-47对付美军的M16,当AK-47打死一半人的时候,他们手里的M16还没能开火。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的友好,AK-47也被引入了中国。但当珍宝岛战役爆发后,AK-47的枪口也被用来指向了曾经的故人。

图18

当枪王卡拉什尼科夫看到自己研发的枪支,杀死自己的国人时,他倍感心痛,曾眼含热泪地发誓:

一辈子不见中国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中苏关系已经接近平缓,苏联也对改革发展后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一背景下,卡拉什尼科夫不得不作为苏方的代表来到了我国的兵工厂。

撕毁誓言的卡拉什尼科夫表示,苏方领导人告诉他,一切的恩怨都过去了,

中苏人民是永久的弟兄。

面对这样的和平结局,卡拉什尼科夫这才摒弃前嫌来到了中国。

图19

在参观中国兵工厂的时候,他见到了那把由AK-47改良后的中国版81式步枪,它们一个个乖巧地躺在中国的机械生产线上,卡拉什尼科夫顿时百感交集。

在中国期间,卡拉什尼科夫接受了许多采访,有记者向其提问,

苏制武器是否能够适应现代化战争。

卡拉什尼科夫之所以会被提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当时使用苏制武器的伊拉克军队刚刚在

海湾战争

中,被美国人轻松粉碎。

面对这个提问,卡拉什尼科夫并没有怯场。他坚定地回答;

能让武器发挥功效的是人,当人的因素丧失时,武器就是一堆废铁。

毫无疑问,带给卡拉什尼科夫这样的自信的人,正是中国。

图20

在参观完中国的兵工厂后,卡拉什尼科夫还忍不住感慨:“在这种可以说‘恶劣’的条件下,中国能生产处如此高质量的枪械实在是令人震惊。”

经过这一趟中国行之后,卡拉什尼科夫也对中国冰释前嫌,甚至深情地拉着我国人民的手说:

“祝愿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祝愿中国青年生活幸福,事业成功。”

只是很可惜,苏联在这之后的不久,就正式宣布了解体。

苏联的解体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图21

然而,追溯根源,1969年的中苏战争始终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苏联与中国对立后,他不得不一边防备中国,一边担忧美国,最后将自己拖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假如,没有那场中苏战争,中苏仍旧是永久的弟兄,历史是否会被改写?苏联还会解体吗?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9...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一家欧洲矿企愿意豪掷9亿美元,最终却输给了一家出价不到5亿美元的中国企业?...
释疑|俄乌冲突走向仍不明朗,泽...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26日,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坚科宣布,乌克兰允许18至22岁男性...
偏袒以色列,美国未加入安理会1... 除美国以外的14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8月27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立即在加沙实现停火,敦促以色列立即撤销...
又一全球顶级电竞赛事落地中国,... 电子竞技已经成为全球化城市的一个强大符号,吸引大量年轻且活跃的游客,有效推动旅游与经济投资,显著提升...
中国人凭什么胜利?外交部双语视... 今天(8月28日),外交部发布视频《脊梁The Backbone》。中国人凭什么胜利?是以身许国的赤...
原创 思... 琢磨琢磨!要是没了 “绿牌的那些好处”,电车跟燃油车比,还能赢吗? 2025 年 7 月,买电车的人...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少年曲棍球队... 来源:黑龙江省体育局 8月10日至19日,第五届中国小学生曲棍球夏令营暨2025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U...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首次静态展示歼... 8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9月19日至...
C罗出席电竞世界杯闭幕式,作为... C罗出席电竞世界杯闭幕式,作为赛事全球大使向夺冠战队颁奖
原创 沙... 据路透社报道,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主办权可能出现变动。原本这一赛事计划在沙特阿拉伯的特罗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