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六记到“麻六记”的奇幻漂流》
麻六记本是餐饮界的一员,以独特的菜品吸引食客。它的美食之旅犹如一场奇幻漂流。从精心研制的招牌菜出发,在市场的浪潮里起伏。线下门店是它的港湾,食客们在这里品尝到鲜香麻辣的佳肴,口碑逐渐传开。而随着各种事件的发酵,“麻六记”不仅仅是餐饮品牌,更像是一个话题焦点。它在舆论的河流中被更多人知晓,从单纯的美食享受变成大众关注与讨论的对象,不断在社会舆论的漩涡和浪潮里续写自己独特的故事。
近日,抖音平台宣布对张兰、汪小菲及其相关账号进行无限期封禁。这场以“造谣”为起点、靠直播卖货变现的连续剧,最终因突破道德底线遭遇平台重拳整治。流量至上的商业逻辑与平台监管的正面碰撞,为整个直播行业敲响了警钟。
01
从“流量密码”到“流量陷阱”
张兰和汪小菲的账号被封禁,源于他们在大S离世后的一系列争议行为。2025年2月3日,大S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汪小菲和张兰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汪小菲多次更换抖音头像,并在机场、台北街头公开悼念大S,甚至有博主爆料称汪小菲支付了大S回台的包机费用,张兰还点赞并推荐了相关视频。随后这一说法被徐家和包机公司辟谣,证实是小S支付了相关费用。张兰在2月6日的直播中,一边缅怀大S,一边带货麻六记,被网友指责为“蹭流量”“吃相难看”。
这种无底线博流量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麻六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销售额,但也引发了公众的反感。抖音平台最终以“利用逝者恶意炒作,推荐不实视频,获取商业利益”为由,封禁了张兰和汪小菲的相关账号。张兰在回应封号时表示“不认同、不接受”,并称会向平台申诉,但这一回应并未得到网友的理解和支持。
02
流量不是万能的
张兰在被封号后,通过视频号继续直播带货,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这场直播最终也被关闭,疑似被封。张兰在直播中提到,麻六记有8000名员工,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账号被封会对这些家庭造成影响。但她强调,麻六记的产品是合法合规的,呼吁粉丝继续支持。
张兰和汪小菲的账号被封禁,对麻六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月7日,麻六记官方直播间复播,观看人次达到146.8万,销售额在100万元至250万元之间。但到了2月8日,销售额骤降至25万至50万元。直播间出现了大量“拍了退,退了再拍”的恶意下单行为,导致商品无法正常售出。麻六记的线下门店也受到了冲击,客流量明显减少。
03
麻六记的信任困局
麻六记的线上业务一直依赖于张兰和汪小菲的直播带货。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张兰和汪小菲的账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几乎占麻六记整个品牌抖音销售额的近40%。麻六记的酸辣粉曾是直播间的热门产品,日销量可达数千单,但在账号被封后,销量急剧下滑。
除此之外,麻六记还面临着其他挑战。2023年,《中国食品安全报》曾点名麻六记酸辣粉添加了铵明矾,这给产品的口碑蒙上了阴影。同时,麻六记的线下门店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上海等地的川菜市场早已饱和,麻六记需要在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张兰和汪小菲的账号被封禁,不仅是对他们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的惩罚,也为其他公众人物和品牌敲响了警钟。流量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热度和收益,但如果忽视了公众情感和道德底线,最终只会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