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武则天在作为皇帝期间表现得尽职尽责,但历史对她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其中,最为争议的问题之一是她在晚年时豢养男宠。当武则天登基时已经六十四岁,然而在八十一岁时,她仍然执意让男宠陪伴在身边。许多人对这一行为感到不解,认为耄耋之年的武则天已经不需要再豢养男宠,然而实际上,这恰恰展现了她高明的一面。
武则天年轻时侍奉两任帝王,尤其是为唐高宗李治生育众多子女,她一直都是一个独立、有自己想法的女性。在为李家皇帝付出多年后,她理所应当地渴望在晚年过上好日子。高处不胜寒,尤其是武则天登基后内心的孤独感更是弥漫。因此,她需要一些善解人意的男宠来陪伴自己。武则天对男宠的选拔标准十分严格,除了外貌要帅之外,更注重智商和政治能力。她对豢养男宠的目的并非纯粹享乐,而是为了在朝堂上保持政治平衡。
控鹤监负责为武则天挑选男宠,但能够得到她认可的人却寥寥无几。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特宠的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在政治上表现出色。张氏兄弟在朝堂上威风凛凛,掌握着重要权力,导致李家后人和武家势力无法抽身处理内部恩怨。武则天通过掌握张氏兄弟来达到朝堂上的势力平衡,避免了李家和武家之间的腥风血雨。
然而,武则天在退位后,并没有对张氏兄弟的命运表现出太多的悲伤。这表明对她而言,男宠不过是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武则天的眼光高瞻远瞩,她通过男宠来维护朝堂上的政治稳定,使得李家和武家在她离开后避免了严重的冲突。张氏兄弟则成为这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这一切都显示了在女皇手中,男宠往往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