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积极深化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为老旧小区管理品质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通过建立健全党建联建机制,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深入到物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老旧小区里,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物业工作人员、居民共同参与小区事务的管理与协商。党建联建促进了资源的整合,例如在改善小区环境方面,各方力量汇聚,从硬件设施的修缮到环境卫生的整治。同时,在社区文化建设、矛盾调解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老旧小区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和谐的氛围。
鼓楼区深化物业党建联建,助力老旧小区管理品质提升
给小区“养老”,这个“红色管家”不简单
走进鼓楼区福田宜家小区,一串串红灯笼将这里装点得年味十足。3年前,业主们可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小区没有物业,日常管理都很勉强,更别提什么节日氛围了。”居民郑宝玉说。
改变源自2022年3月,鼓楼区开始在10街镇成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家在鼓楼小区事务服务中心,逐步推进辖区内老旧小区的应管尽管。
刚卸任社区党委书记不久的郑青,成了水部家在鼓楼小区事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中心管理团队由中心班子、理事会、监事会、物业服务人员“四驾马车”构成,吸纳了社区党委书记、热心居民代表、小区业主等加入,党员占90%。
“我们致力于打造‘红色家在鼓楼小区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按规定设立了党组织,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中心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郑青介绍。
这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红色管家”,让郑宝玉看到了希望。
建成于2000年的福田宜家只有一栋楼、30户居民,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大门敞开、安全隐患多的“真空状态”。“小区虽小,需要的安保、卫生、绿化等服务可不少,原来的物业费、停车费实在难以为继。”年过八旬的郑宝玉和几名退休业主义务维护着小区,但越来越力不从心。福田宜家因此成为水部家在鼓楼小区事务服务中心第一批纳管小区。
“经全体业主同意,物业费从每平方米0.7元提升到0.8元。”郑宝玉说,0.1元之差,却让小区发生了大变化。
入口处的“党员活动点”,过去杂草丛生、滋生蚊蝇。中心征求业主意见后,与小区党员们着手对周边的绿化带进行优化提升。“当时小区账户上没有一分钱,我们就和居民商量,向社区提交申请,将改造工程纳入鼓楼区‘参与式预算’微实事项目。”郑青说。
政府出一点、居民自筹一点,原来杂乱无章的绿化带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小花园。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居民纷纷搬来自家的桂花、兰花等盆栽,桌上也常备零食,几乎每天都有老人、孩子在这里休闲。
“中心使用业主‘众筹’经费和财政补助奖励金为小区‘养老’。”郑青说,中心经营利润不用于分配,全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对老旧小区实施“连片打包”管理,通过机动巡逻安保、片区卫生保洁、设立统一应急维修中心等举措,实现集约化运作、扁平化管理。
与此同时,中心不断深化近邻党建共建联建,汇聚起治理合力——与中共永兴县驻福州市流动党员委员会共建,成立一支“随叫随到”的专项输出服务队伍,提供统一绿化养护、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安防团队等服务;联动社区“法务特派员”,在合同签订、服务落实、矛盾纠纷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和解决方案;积极对接银行、学校、医院等单位,在纳管小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等社区文化活动……
目前水部家在鼓楼小区事务服务中心纳管的9个小区、20栋楼、1039户居民,综合收费率达95%以上。中心正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下足“绣花”功夫,让老旧小区一点一滴焕发新活力。(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