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管制政策下的中美关系新动态》
拜登颁布了极为严格的管制措施,然而在这看似针对多方的举措中,却意外地给中国送上了一份“厚礼”。美国的这些管制往往是从自身的政治、战略考量出发,在科技等领域试图筑起高墙。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过度管制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和能力。美国国内不少声音批评拜登此举损害了美国利益,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切断与中国这样庞大经济体在诸多领域的正常联系,既影响美国企业的市场与利润,也不利于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还可能使美国在新兴技术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
在拜登即将卸任的敏感时刻,为了给美国的科技霸权“续命”,他颁布了史上首个针对人工智能(AI)的出口管制规则。很明显,美国企图通过严格的芯片和模型权重管制,来遏制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在AI领域的发展。不过让拜登政府始料未及的是,这一精心策划的“杀招”,却极有可能成为送给中国的一份“厚礼”,还被骂“伤害美国利益”,毕竟“封锁个七八年,中国就什么都有了”。
据路透社报道,1月13日,拜登政府正式签署施行了AI管制新规,别看这份一百多页的文件洋洋洒洒,其核心就是对AI硬件特别是GPU等数据中心芯片和模型权重进行严格管控,说白了,美国觉得自己非常先进,担心高技术硬件和芯片流失,让中国“偷师学艺”,这就会对其霸权造成严重威胁。
其实,美国也是分等级、分层次进行这次管控的,跟此前的半导体管控一样,还是企图搞针对中国的“精准遏制”。美国这次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分为了三个等级,其中,一级管控区域主要包括美国及其最亲密的17个盟友,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美国芯片”,属于是“科学无国界”了,看来美国人对他们还是“有情有义”的;而二级管控区域就没有那么大方了,就有着“国与国”的区别对待,还有着“总算力限制”,规定两年内最多从美国进口五万个AI芯片;而三级管控区域,那就不用说了,肯定就是中俄这样被美国视作“竞争对手”乃至“敌人”的国家,措施必然是全面禁止出口。
不过,美国对二级管控区域的限制,反而让中国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属于是阴差阳错送了中国一份厚礼。既然创造了技术出口的“无人区”,那么再加上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已经顶着数千项制裁迎头赶上,其实多一个少一个限制,对中国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根本没什么用。相反,美国的管制措施反而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的进程,中国只会加大科研投入,客观上会进一步促进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美国此举,显然会对本土的半导体行业造成很大影响。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直言不讳地指出,新规不仅不能帮助美国巩固其在芯片行业的领先地位,反而会让相关行业发展水平“遭遇倒退”。
再者,这一“史上最严规定”,不仅会“自损八百”,而且欧盟等美国盟友肯定也不高兴,前面有《通胀削减法》,后面又有芯片和人工智能出口管制,用国内法规来对盟友发号施令,这还是平等相待的“盟友”吗?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的这一新规极有可能加速全球AI产业的多元化和去中心化趋势。面对美国越来越严格的管制措施,包括那些所谓二级管制区域的国家在内,进口数量根本不够用时,就会想方设法打造自己的芯片产业,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