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台配药机器人在榕城上岗,这一创新成果为医疗领域带来新的活力。该配药机器人效率极高,最快仅需35秒就能完成输液调配工作。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重要意义,一方面极大提高了配药的速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另一方面,机器人配药减少了人工配药可能产生的误差,提升了配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一科技成果在榕城的应用,不仅展示了当地医疗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福建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药学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迎来新成员——福建省首台全自动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此举颠覆了传统配药模式,实现了肿瘤化疗静脉用药调配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标志着该院在智慧医院建设、药房自动化和精准药学领域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走进静配中心的危害药品调配间,只见操作人员通过简单步骤输入医嘱处方后,全自动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开始通过机器视觉识别药品。在质控系统引导下,机械臂灵活地在洁净环境中快速操作,使用精密称重和传感系统实现精准定量的药液转移。很快,一袋袋剂量精准的成品输液就完成了调配。
“该机器人的调配效率平均在每瓶35秒至70秒。”孟超肝胆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俞晓玲介绍,过去繁复的调配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或者半自动机器完成,配药人员需要全副武装,坐在生物安全柜前,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以完成冲配药液工作,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处理有毒性化疗药物时,还存在暴露风险。
据介绍,全自动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能够在调配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提示,杜绝差错,保证调配质量,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和风险。同时,机器人的调配全流程可实时监控,调配完成后的信息、图像、视频数据可永久储存,实现数据的可追溯性,更加精准、安全、高效。(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