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
创始人
2025-01-15 17:13:43
0

《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

中国科学家达成了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这一成果具有非凡的意义。此前,冰表面原子结构犹如神秘的面纱难以揭开,中国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终于捕捉到了它的真实面貌。这一突破有助于深入理解冰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诸多领域影响深远。例如在气候研究方面,能更好地分析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材料科学领域,为设计与冰相关的特殊材料提供了关键依据,标志着我国在微观结构探索领域迈向了新的高度。


我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并揭示其融化奥秘

冰的表面结构如何,何时开始融化、如何融化?这些问题困扰科学界已久。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简称轻元素平台)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其在零下153摄氏度即开始融化的奥秘。该成果22日晚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冰表面是多种自然现象和大气反应发生的重要媒介,对冰的形成、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分解及雷云带电现象等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因缺乏原子尺度实验工具,科学界对冰表面结构的基本问题一直未有明确解答。轻元素平台特聘研究员田野介绍,团队利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开发出可分辨氢原子和化学键的成像技术,实现冰表面水分子氢键网络的精确识别和氢原子分布的精准定位。探测发现,冰表面结构同时存在六角密堆积和立方密堆积两种排列方式,且拼接堆砌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图为冰表面原子结构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研究还揭示了冰表面预融化机制。冰表面常在低于零摄氏度下开始融化,该现象被称为冰的预融化。轻元素平台负责人江颖教授介绍,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学界一直无法获得准确原子尺度信息,围绕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争论因此持续了170多年。国际研究普遍认为,冰表面发生预融化的温度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上。

“我们通过变温实验,首次在原子尺度上‘看到’冰表面预融化的过程,发现其在零下153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江颖说,这对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

图为随着温度升高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的原子级分辨成像。(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轻元素平台理事长王恩哥表示,这项工作刷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传统认知,为冰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原子尺度视角。

《自然》对该研究进行专题报道。多位审稿人评论称,团队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前所未有”,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樊振东周冠宇晒照 互关!有着同... 樊振东,这位乒乓球界的超级明星,与F1赛道上的一代骄子周冠宇,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互动频繁,引发了一波热...
申花翻译比主教练还激动 训话爆... 申花翻译比主教练还激动 训话爆粗:谁TM不想踢就下来!
董路以《孙子兵法》隔空“指教”... 董路以《孙子兵法》隔空“指教”苏超“十三妹”常州队
长期喝白开水VS长期喝茶,对身...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些人日常只喝白开水、瓶装水,很少喝茶或饮料,还有些人总觉得白开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