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祛湿健脾可从食疗与按摩着手。食疗方面,可食用薏米红豆粥,薏米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红豆补气血,二者搭配效果佳;山药也不错,能健脾益胃。按摩时,可按揉足三里穴,它位于小腿外侧,每日按揉数次,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之功。
处暑时节,起居作息要合理安排。早晚温差大,应早睡早起,夜晚避免着凉。中午气温仍较高,可适当午休。此时人体易困乏,适度运动可解秋乏,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这样有助于在季节交替时保持健康。
天气渐凉,湿气仍然存在,如何通过食疗、按摩等方式祛湿健脾?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
清淡饮食,减少冷饮,不吃温热、温燥食物,可适量增加莲子、芡实、薏米、冬瓜等食物的摄入,以健脾和胃。推荐两个食谱,一个是莲藕炖排骨,二是百合莲子老鸭炖汤。
关于穴位按摩,给大家推荐两个在处暑阶段保护脾胃的穴位。一个是位于腋窝正中间的极泉穴,大家可以用拇指按压,按到疼痛为准,按压30~50次;也可以用右手拍打左边的极泉穴,左手拍打右边的极泉穴。另一个是手三里穴。取穴方法是,曲肘,肘横纹往下2寸(用同身寸法,大拇指关节的宽度即为1寸)即是穴,连续按压30~50次,右手按左手,左手按右手。
处暑时节如何安排起居作息,以顺应自然变化?
建议大家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天平均多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以免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造成损害,保证阴精的收敛;早起,有助于舒展肺气,缓解燥热的损伤。
中医讲究“子午觉”,子时是深夜,午时是指11—13时,这个时间午睡是非常好的。午睡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以免打乱人体的阴阳平衡。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