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叶玉冰在福州山区流转近4000亩抛荒撂荒地
创始人
2024-12-22 07:39:10
0

种粮大户叶玉冰在福州山区书写着土地复垦与粮食生产的传奇故事。他流转近4000亩抛荒撂荒地,犹如一位土地的唤醒者。这片曾经被闲置的土地在他的规划与耕耘下,重新焕发生机。他顶着山区耕种的各种挑战,从改善土地肥力到引入合适的种植技术,精心布局。他的努力不仅盘活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更为当地粮食产量的提升带来了希望,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意义非凡的步伐。


第一年,拓荒整地,收支平衡;第二年,台风过境,损失近百万元;第三年,叶玉冰终于盼来了她的丰收年。

水稻丰收,叶玉冰在稻田中喜不自胜。记者 原浩 摄

“今年水稻亩产600公斤,年产量预计1000多吨!”在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的一片金黄稻浪中,50多岁的叶玉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返乡种粮第三年,叶玉冰累计在福州山区流转近4000亩抛荒撂荒地,肉眼可见的变化发生在她身上,除了黝黑的肤色、长茧的双手,她收获了什么?

“醒”过来的山区田

10月中旬,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溪前村,嗒嗒作响的农机正忙着收割,一辆辆装满稻谷的小车驶离田地。在一众乡干部的眼中,这是难得的新气象。

“上千亩地都流转起来了,以往操心没人种,今年忙着丈量土地、建设农田,就等着年底算收成。”说起变化,霍口畲族乡干部郑昕璐眉飞色舞。

身处大山深处,离福州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这里的村民组团外出经营石板材生意,到春节才会回来一趟。对着村边野草丛生的田地,乡干部们也直摇头——没招。

这时候,隔壁飞竹镇的种粮大户叶玉冰来了。前两年,她在飞竹镇刘洋、仓前等11个村共计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成效有目共睹。

再次见到叶玉冰,我们仍会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她浑身上下像是有使不完的劲,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昂扬地说着她的“种粮版图”。

按照设想,她要将家乡荒芜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采用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并建立“叶玉冰农场”,印制出自有品牌的大米包装。

我们眼前的400亩地,是版图中最为平整的地块,仅占1/10。而更大多数的田地,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东一片,西一块,行驶到山脚时,冷不丁又露出一片金黄。

“这块也是,大概100多亩。”可以看到,叶玉冰正试图凭一己之力,“唤醒”这些散落各处的、容易被人遗忘的山区田。

因地制宜的种田经

种田,很大程度上要“和天斗”“和地斗”,有时候还得“和虫斗”。

站在田埂,小蠓虫直钻有缝的裤腿,不一会儿便叮得满腿包。见我们又是跺脚、又是挠腿的,叶玉冰说:“只要不踩田里的蚂蚁窝,都没事。”随后她掀起裤脚,露出了一腿紫黑色的印,“上个月去看医生,他跟我说这都是红火蚁咬的,毒得很。”

叶玉冰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因早早外出打拼,在上海打下基业,再无更多的种田经验。不过,面对咬人的红火蚁,她可以穿上长筒雨靴躲开,但和老天过招,一个字,难。

这三年,叶玉冰没少吃亏。去年台风“杜苏芮”来势汹汹,还引发了稻瘟病,导致大量水稻难逃一劫;今年,同样因台风,稻田倒伏了一大片。

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应对。叶玉冰下定决心,一定要不断提高技术,去抵抗这种不确定性。

在农业部门牵线下,她对接到了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团队。根据当地土地、土壤性质和气候特点,叶玉冰在专家建议下选择了再生稻、低糖杂交水稻“清优308”等优良品种,提升稻米品质和抗倒伏能力。

丘陵山区一带,机械化难以推广。叶玉冰便积极引入农机合作社专业团队,采用机插、飞播等适合山区作业的机械化耕作方式,还就近建设了烘干厂房,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不断壮大的“种粮军”

做农业,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返乡种粮的第三年,叶玉冰看得更清楚了。

种一亩水稻,政府补贴和投入成本基本持平,但耐不住农资、人工成本日渐上涨。而辛苦大半年刚赚来的利润,又得马不停蹄地投进下一季的产出,一年到头循环往复,手头根本留不住现钱。

“粮食总要有人来种。”比起精打细算自己的小账本,叶玉冰想得更长远,“希望能带动更多乡亲们一起来种粮、种好粮,农业的根脉不能断,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年初,黄克干回村时惊讶地发现,不少村民将自家一亩三分地给拾掇起来,纷纷种上了粮食。在外奋斗快二十年,他第一次动了返乡的念头。

“没想到十六七岁学的农机技术现在用上了,比起以前,现在的农机更高级,好操作、效率高。”说干就干,黄克干很快地加入到“返乡种田”队伍中,成为叶玉冰农场的一名农机手,驰骋在熟悉的田间地头。

不仅是黄克干,在飞竹、霍口两地,村民们“家门口致富”的心气也高了起来。三年来,叶玉冰农场累计解决了60多户农民就业问题,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粮食1000多亩。

在罗源,种粮30亩以上,就是种粮大户。从2022年的30多户,到今年的120多户,叶玉冰的期盼正在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是支撑叶玉冰前行的信念和动力。此前,她一直有种隐隐的担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种地,未来他们吃什么?”后来,她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在一群覆盖老中青多个年龄段的“新农人”中,她找到了共鸣。

“田要一亩一亩耕,路要脚踏实地走。”对于未来,叶玉冰有的,仍是一股向上的冲劲和热情。(记者 蓝瑜萍)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半场:赣州瑞狮1-2广东铭途,... 北京时间7月19日中国足球乙级联赛 预赛阶段 第20轮,赣州瑞狮主场对阵广东铭途。赣州瑞狮周炳旭破门...
震撼!京沪大战工体超巨幅TIF... 震撼!京沪大战工体超巨幅TIFO:哪吒造型+北京城字样!
王大雷随泰山队出征大连,受到家... 王大雷随泰山队出征大连,受到家乡球迷热情欢迎
不止是赛道,上海国际赛车场解锁... 近日,2025上海看东方·芭莎之夜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燃情上演,将上海独有的都市魅力与赛车场的热血文化创...
准备观看京沪大战,国足代理主帅...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 的消息,国足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抵达工体,准备现场观看京沪大战。 记者肖赧发...
(体育)赛车——F1比利时大奖... 当日,2025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比利时大奖赛冲刺赛在比利时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举行...
法国赛车突然冲出赛道,3名观众... 据法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6日上午,在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多姆山省昂贝尔市举行的一场地方性...
原创 F... 在炎热的七月,除了让人窒息的高温,另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就是电影《F1:狂飙飞车》的上映。这部赛车题...
巴圣杯比赛中一巴西球员模仿C罗... 北京时间7月17日,巴圣杯第1轮,蒙特阿苏尔1-1战平格雷米奥普丹迪。比赛第79分钟,格雷米奥普丹迪...
惊天骗局!租居民楼开使馆,印度... 想在印度开设自己的大使馆需要什么?对于化名为“H.V. 贾恩男爵”的印度男子哈什瓦尔丹·贾恩来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