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刑没有任何身体上的痛苦,古代女犯人却宁死不愿受刑?朱元璋的儿子曾受此刑,不久便屈辱而死;这髡刑究竟多恐怖,朱元璋为何给亲儿子用这种刑呢?
髡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传说是夏商周时期就有了,不过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在战国时期。髡刑说来并不神秘,我们现在经常花钱去。
行刑的时候,将罪犯的头发披散下来,然后一片片地剃光,有些时候会留个五六寸。髡刑到底是剃光还是留几寸,现在还没有定论,可能是根据官刑还是私刑来定吧!
官刑就是官府代表朝廷行刑,这一种严格点,得把你头发剃光了。私刑就是个人或者家族行刑,自然没有那么严谨。
想必朋友会奇怪了,现在剃个头还得给钱呢!这免费剃寸头,感谢官府还来不及,干嘛要寻死觅活的?实在不行你等它长出来嘛!
其实对于古人来说,髡刑是相当耻辱的事。因为古代最重礼教孝道,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敢损伤。看官们可能又不理解,头发没了就没了,多做些孝顺事一样的,难道你父母还不理解你?
古代不孝不仅是儿女与父母之间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一旦背负不孝的名声,走到哪里都会被鄙视的。所以受了髡刑,相当于最高级别的社死。
另外古人还受五行思想影响,认为人体是符合五行运转的,少了头发便少了一行,无法运转,这样会受到天谴的。
最后就是,古人认为头发是寄寓灵魂的地方,这头发没了,灵魂无处容身,他死后都无法转世投胎。正因如此,古人对髡刑极为恐惧。当然后两种说法过于迷信,髡刑令人恐惧羞耻的,还有其背后的附加刑。
髡刑除了礼教孝道,以及一些五行天道的思想,让犯人感到羞耻恐惧之外,还有髡刑之外的附加刑。
常见的有髡笞刑,也就是在髡刑之后再打一顿。还有髡后发配、髡后负铁锁,甚至还有髡后割鼻子的。这种就属性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一般罪犯都受不了这种刑罚,所以对于百姓也有相当的震慑作用。
受髡刑附加刑最惨的人,应该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了。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最初对戚夫人施与髡刑,将她的头发剃光,并让其在永巷舂米洗衣。后来吕后觉得不解恨,派人砍掉戚夫人的手脚,且挖掉双眼、熏聋双耳、毒哑嗓子,这就是髡刑加人彘。
据一些古代笔记记载:“髡刑曾用来惩治不守妇道的女子,将她们身上的毛发全部剃掉,然后在街上游行示众。”这种耻辱比之单独的髡刑,程度又加深了数倍不止。名节对于古代女子比性命还重,所以有些女子宁愿死,也不愿受这种髡刑。
明太祖朱元璋有个儿子叫朱檀,他曾经就受过这种刑罚,朱檀感觉受到极大的屈辱,不久便郁郁而终。
古代虽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句话只是空头口号,真正的皇子有几个会和庶民同罪的。况且朱元璋又是极度护短的人,为何要给儿子用髡刑;他用的髡刑有何不同,竟导致朱檀受刑后身死?
洪武三年,朱檀被封为鲁王,其藩国在山东兖州(济宁)。朱檀少年时期是个挺好的孩子,喜欢音律和诗词,为人谦恭。十五岁那年,朱檀去兖州就藩,这个年纪放到现在正处于叛逆期。
朱檀权力极大,又无人管束,因此其行径越来越荒唐暴虐。其中最过分的,是他迷信方士炼丹,一个少年求什么长生不老,确实有点着急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你说朱檀炼丹就炼丹吧!他还听信术士的鬼话,把男童抓到王府当药引,就像《西游记》比丘国的国王一样。不过朱檀还是怕老爹的,这种事情只敢偷偷派人去做。兖州一带经常失踪男童,搞得百姓人心惶惶。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朱元璋就知道了朱檀的行为,连忙将鲁王朱檀召进京。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朱元璋对朱檀施以髡刑,将他全身的毛发都剃光了。
朱檀的妻子狼狈为奸,所以被朱元璋处死。受此大辱又不能报复,朱檀一口气憋在心中出不来,结果引发了丹药堆积的毒素。大概过了一年的时间,朱檀便逝世了,年仅19岁。
朱元璋虽然对朱檀很失望,但毕竟父子情深。听闻朱檀去世他极为伤心,所以在朱檀的墓中放了许多奇珍异宝。七十年代鲁王朱檀墓出土时,其古董文物多达一千件。
其实在五胡十六国期间,髡刑已经慢慢消亡了,因为胡族有很多剃头的习俗。比如鲜卑族结婚前要剃头,故而经过各族文化融合后,髡刑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官府觉得没有威慑力也就不用了。
朱元璋用髡刑对待朱檀,其实已经算是极度护短了,主要还是朱檀吃了太多丹药。封建王朝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曾经残酷的刑罚皆被淘汰,令古人感到耻辱恐惧的髡刑,也已成为一个火热的行业!
下一篇:高考如何将数学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