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来说,2024年是“龙年”,这在传统上认为是生育大年,谁都想生一个“龙宝宝”。但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仅新增了427万新生儿。按照这个趋势测算,全年新生儿出生数量仅有860万左右。对此,专家们则认为,新生儿出生数量越来越少,将会对产科、幼儿园、婴儿用品、民办小学等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新生儿出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龙年”也挡不住新生儿数量下滑的脚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养娃的成本居高不下;2、高房价遏制了生育愿望;3、女性在职场的压力大;4、结婚人数持续下降。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养娃的成本居高不下
在上海工作的王女士就透露,现在的养娃成本实在是太高。每个月孩子的奶粉钱、尿布费等支出就要2000多元,再加上孩子生病的医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就要3000元。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都很吃力,就不会再考虑生二胎和三胎了。虽然,“龙年”生个龙宝宝很吸引人,但是很多家庭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想生也不敢生。
第二,高房价遏制了生育的愿望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吕先生,他向媒体透露:前些年,前些年掏空了家里所有积蓄,在北京市区贷款买了套房子,现在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要还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即使想生个“龙宝宝”也养不起。显然,沉重的房贷压力,让很多人打消了生育“龙宝宝”的念头。
第三,女性在职场的压力大
在国内,有很多女性活跃在职场上。不过,当前的职场对于女性在生育方面还是缺乏包容的。程女士在一家民企当高管,她在生了一个孩子之后,没过多久就急着上班了,主要是她担心这个工作岗位被别人抢走了。而程女士则表示,在生了一胎之后就不再准备生二胎、三胎了。因为,一旦生了二胎、三胎之后,那就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里了。这也意味着,她的职业生涯就算结束了。
第四,结婚人数持续下降
国内年轻人结婚人数在持续下降,大家都不结婚了,那就谈不上龙年生孩子了。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为343万对。这一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即2023年上半年的392.8万对,减少了49.8万对。
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是:1、结婚成本过高;2、周边离婚人数较多,对婚姻缺乏信心;3、很多人不想受到结婚、生孩子的束缚,想过快乐的单身生活。试想,如果结婚人数还在持续下降,那新生儿出生数量,很难有反弹的可能。
以上这4大因素,是挡住了人们“龙年”生“龙宝宝”的脚步。而国内新生儿出生数量下滑的趋势,恐怕在短期内很难扭转。当务之急,就是给生育多孩家庭给予现金补贴,以减轻养育孩子的压力。
同时,还要把高房价给降下来,并提供保障性住房,这样就能给年轻人创造结婚生子的有利条件。当然,政府还应该通过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敦促用人单位对职场女性更多的宽容度,营造一个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才能逐步扭转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