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非洲国家面额最大的纸币上,为何印着中国杂交水稻?
创始人
2024-12-14 06:21:00
0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于9月5日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理解中非合作、中非友谊,我们从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落地生根的故事说起。

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20000阿里亚里纸币上,印制着中国杂交水稻的图案。这是为何?

△印有杂交水稻图案的马达加斯加纸币 (资料图)

01

粮食短缺是长期困扰非洲国家的难题。中国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解决了14亿人民的吃饭问题,我们对非洲人民“零饥饿”的诉求感同身受。

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让中国杂交水稻漂洋过海,在非洲大地落地生根,是助力解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

2006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2007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启动,一批中国专家来到马达加斯加。

说到马达加斯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热带雨林和野生动物。事实上,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占该国农业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从前,这里的水稻种植一直都是“靠天吃饭”,由于缺乏优质的水稻种子和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稻米产量始终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口粮需求,仍需依赖进口。

中国专家带着中国杂交水稻来到马达加斯加,面临了重重困难——艰苦的生活条件,当地人对杂交水稻的“不了解、不相信”,当地特有的种植难题……

迎难而上,中国专家团队将各种困难一一攻克,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通过马达加斯加政府的审定。试种也大获成功,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7吨,而当地水稻原本的产量仅有每公顷2.5吨左右。

实打实的稳定、高产,让越来越多当地人接受中国杂交水稻。如今,提到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人直呼“擦拉贝”(当地语,意为“最好的东西”)。

△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收割现场

胡月舫是中国专家团队中的一员,他在马达加斯加一待就是十几年,在田间地头顶着骄阳用当地语言教当地人种植杂交水稻,皮肤晒得黝黑,早已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离家万里十几年,他的想法很朴素,“袁隆平教授说过,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球,让非洲人民吃饱饭。我就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区地跟他们讲课,传授技术。你要把事情做好,给农民带来好处,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技术员”。

△胡月舫

因为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农民蒂娜不仅能满足一家人的吃饭需求,还有多余的水稻能够进行售卖,她的收入不断增加,还盖了新房。“收割水稻的时候,看到田里的水稻就很开心。我一直想和其他老百姓说,‘来看我们的地吧,种植杂交水稻可以减少我们的贫苦’。”

从2007年到2023年,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累计推广面积已达到5万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7.5吨左右,是当地平均单产的2至3倍。马达加斯加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按照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马达加斯加将在全国23个大区内全面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中国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现场培训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中国对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技术的援助,还远不止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这么简单。2019年,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马达加斯加南南合作项目启动,覆盖杂交水稻从育种到销售全产业链。如今,马达加斯加成为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的非洲国家。

2023年6月,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唐人万寿园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墓前,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不远万里带来了一份承载着真诚谢意的礼物——产自非洲的杂交水稻大米。

02

不仅是马达加斯加,中国持续向有需要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推广杂交水稻,助力粮食安全和减贫。

2022年,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获得布隆迪总统颁授的国家功勋成就奖。

2015年至今,杨华德带领专家组在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为解决布隆迪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杨华德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注重培养当地的水稻技术人员和农户,近10万布隆迪农户受益。中国农业专家组在布隆迪设立的水稻减贫示范村,让当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愿景成为现实。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这是杨华德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这段话,也是一位位中国援非农业专家的真实写照,更是中非农业合作的生动侧影。

在非洲西部国家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通常仅两三吨,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达10吨以上。

△中国专家组成员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水稻示范区查看苗情。

布基纳法索农业、动物和渔业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该国每年需花费1600多万美元进口大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大米“零进口”。“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民生改善项目,所有民众都能受益。”他表示,希望更多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能够传播到非洲,这对于布基纳法索乃至整个非洲消除饥饿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莫桑比克,由中国援助的万宝项目在该国南部种植了2万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从原先的1.5吨提高到8吨。莫桑比克驻华大使介绍,当地民众期待,更多的万宝项目能在莫桑比克推广。

△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农户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在肯尼亚,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发的面向非洲的节水抗旱稻,经过7年试种,表现出色,有望于今年年内在肯尼亚通过新品种审定,为这个80%以上大米依赖进口的非洲国家带来粮食自给的新希望。

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12月,袁隆平在海南三亚举办的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他有一个心愿,希望杂交水稻在非洲各个国家发展起来,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如今,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他的心愿正逐步实现:在众多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努力下,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植中国杂交水稻,推动非洲多国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

03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合作,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发表书面致辞时强调。

言必信,行必果。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落地生根,为非洲多国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是中非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双方合作的优先方向。不只是杂交水稻,近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根据《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余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非洲建成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带动相关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

△中国专家和尼日利亚农民在示范种植点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中国农作物品种和中国农科技术跨越山海,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大陆生根发芽,把沃土变良田。一座座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落地,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3年8月,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方愿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方将帮助非洲拓展粮食作物种植,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对非农业投资,加强种业等农业科技合作,助力非洲农业转型升级。”

对话会后,中方发布《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为中非农业务实合作再添新动能。

农业合作只是中非守望相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非各领域合作全方位发展。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的合作领域正在向数字、绿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延伸。

△中国企业承建的古伊那水电站

“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习近平主席用“真、实、亲、诚”四个字诠释中非关系真谛。

携手再出发,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中非领导人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站在新起点上,双方将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续写中非友谊新篇章。携手同心、并肩前行,中非的未来一定会“非”常好!

相关内容

旅游媒体|在华第100家戴...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在酒店业的宏大棋局中,真正的“地标”早已不是建筑...
2025-09-03 00:49:17
金大川雎晓雯一家三口去迪士...
搜狐娱乐讯 9月2日,有自媒体曝光一段金大川雎晓雯带女儿去迪士尼的...
2025-09-03 00:48:50
中国沾河平台:让黑龙江旅游...
在中国东北大地上,有一片被森林群山环抱的秘境,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绿...
2025-09-03 00:47:40
景德镇陶瓷景科院院长梁子轩...
在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梁子轩的名字如雷贯耳。作为景德镇陶瓷景科院院...
2025-09-03 00:34:18
原创 ...
汉唐时期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制度不完善,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以至于有些...
2025-09-03 00:34:17
邓小平说他是我军一位猛将,...
1973年10月,邓小平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韶山,在一位烈士遗...
2025-09-03 00:34:09
原创 ...
在14世纪时,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后扩...
2025-09-03 00:34:06

热门资讯

图书馆事件武大为何到现在还保持... 图书馆事件武大为何到现在还保持沉默?多种力量博弈,苟且如此 文/姜诗华 图书馆事件沸沸扬扬,从8月1...
看阅兵|长安街上雄师列阵!一镜...   纪念大会9时开始。此时此刻,长安街上雄师列阵,铁甲巍巍。共同期待!
为千元报酬“代取现金” 男子涉... 近日,永泰县人民法院对一起“代取现金”案件作出判决,被告人尹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未遂),被判...
原创 2... 距离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开幕仅剩五个多月,作为韩国军团摘金急先锋的韩国短道速滑代...
美法官裁决特朗普向洛杉矶派兵违...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联邦法官2日作出裁决,认定总统特朗普在加州洛杉矶...
特朗普回应俄朝领导人出席九三阅... 据凤凰卫视报道,对于俄罗斯与朝鲜领导人受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九三阅兵,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2日在...
安东尼被球迷一路热情跟拍 左右... 安东尼被球迷一路热情跟拍 左右保镖开路
罗德里戈发视频展示在皇马所获奖... 北京时间9月3日,皇家马德里前锋罗德里戈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 这位巴西前锋发布了一条视频,主要...
雅克松:儿时偶像是C罗和内马尔... 当地时间9月2日,拜仁新援雅克松接受了来自俱乐部官方的快问快答。 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