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于汉超已经37岁,但他依然保持了卓越的竞技状态。尽管申花主帅斯卢茨基对他的使用有所保留,限制了他的出场时间,至今在24轮中超中仅获得2次首发机会,大多数时间以替补身份出场,他依然表现不俗,为上海申花贡献了2球5助攻,攻击效率惊人,显示出“越老越妖”的特质。然而,问题在于,尽管表现出色,于汉超为何总是未能获得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的征召?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年龄与体能的挑战。任何老将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体能的下降。尽管于汉超的状态保持良好,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恢复速度、持续作战能力和对抗中的爆发力逐渐减弱。国家队比赛的高强度要求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伊万必须考虑球队的整体体能和比赛节奏,因此年龄成为于汉超重返国家队的主要障碍。
其次,战术需求与角色定位的差异。国家队与俱乐部的战术需求常常不一致。在上海申花,于汉超凭借经验和技术,成为关键时刻的“替补奇兵”,他的传中和定位球能力也是球队的重要武器。然而,国家队主帅伊万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快速融入其战术体系的球员。如果于汉超的技术特点与国家队当前的战术需求不匹配,他的征召机会自然会减少。
最后,国足竞争激烈的人才储备。近年来,中国足球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前锋线上不断涌现出众多年轻才俊,加上费南多、阿兰等归化前锋的加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这些年轻球员不仅体能充沛、技术全面,而且更符合现代足球对边路球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于汉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国家队的青睐。因此,伊万的考量不仅仅依据某一两场比赛的表现,还需要综合评估球员的各方面因素。
综上所述,以上三点可能就是于汉超屡次遭遇伊万科维奇冷遇的真正原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