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跌之后,日本东京股市昨日震荡反弹
全球多国股市5日遭遇“黑色星期一”。亚太市场中,日本和韩国股市大跌触发熔断机制;欧洲股市同样经历重挫,主要股指开盘集体大幅下跌;美国纽约股市,标普500指数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100指数市值蒸发9070亿美元。相对而言,A股本周行情波动较小。昨日国内市场截至收盘,沪指涨0.23%,报收2867.28点;深成指涨0.82%,报收8463.86点;创业板指涨1.25%,报收1627.36点。
虽然亚太市场昨日开市后反弹,但投资者对前一日暴跌仍心有余悸。日元持续升值和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将如何影响投资者信心、短时间内全球范围的市场大跌会否再现,引人关注。
跌得有多狠?
多国股市触发熔断机制被迫暂停交易
继上周五大跌之后,5日东京股市再现暴跌。至收盘时,日经股指跌幅达12.40%,东证股指大跌12.23%,抹去2024年以来全部涨幅。由于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涌现,大阪交易所日经股指和东证股指的期货交易一度触发熔断机制,被迫暂停交易。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和创业板高斯达克指数当天开盘后跌幅均超过8%,双双触发熔断保护机制。这是自2020年3月19日后,韩国股市首次触发熔断机制。当日,三星电子下跌超10%,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
此外,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澳大利亚ASX200指数、印尼综指、新西兰NZX50指数以及印度Sensex30指数也全线下行。
欧洲斯托克50指数、德国DAX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均显著下跌。土耳其股市在开盘后,两次触发市场熔断机制。
美国股市方面,三大股指大幅收跌。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盘初大跌超过6%,收盘跌幅收窄至3.43%。当天,科技股延续跌势,苹果收跌4.82%。
此前,由于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在8月前两个交易日连续大幅走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累计下跌2.71%、3.18%和4.68%。
普跌为哪般?
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持续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从表面上看,肇始于日本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近期日元急速升值冲击日本股市导致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所致。从根源上看,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恐慌情绪蔓延,是此次全球市场巨震的重要原因。
此前,由于日本政策利率处于全球极低水平,日元也成为套息交易中最适合的融资货币之一。去年年底以来,日元对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然而,7月中旬以来,受日本央行外汇干预、美国降息预期增强和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等因素共同影响,日元对美元汇率强劲反弹。
从基本面看,日元汇率走强利空日本股市,不利于日本出口和国内企业融资,也不利于融资消费;从资金面看,日元走强同样利空日本股市,使套息交易亏损,导致资金抛售股票来偿还债务。
多国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根本来看,在多国经济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引发全球市场暴跌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正持续增强。
美国最新官方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当月失业率高于市场预期;美国7月制造业指数为46.8,低于6月的48.5,进一步远离50的荣枯线。
目前,市场对美国通胀的极度担忧已转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极度担忧。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7月31日议息会议后的讲话并未带来新意,而是一如既往暗示将在9月降息。
以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丘斯为领导的团队4日发布一份报告,将未来一年美国陷入衰退的概率从15%上调至25%。
“惊魂一刻”会否再现?
短期再次出现“黑色星期一”概率不大
展望后市,由于除日本外的其他市场,发生套利交易逆转问题的风险较小,待全球股市跌势趋缓、部分恐慌情绪得到释放后,市场有望企稳,短期再次出现“黑色星期一”的概率不大。
中长期来看,一旦美联储启动降息,多国央行也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全球资本流动性得到增加,但这并不能确保“黑色星期一”不会再现。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3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表示,如果抗击通胀继续取得进展,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随着高利率给经济带来的抑制效应不断显现,一些经济学家曾担忧,美联储行动太慢可能给美国经济造成风险。
“这是市场发脾气,”摩根大通投资组合经理普里亚·米斯拉谈到“黑色星期一”时说,“我认为市场将继续恐慌,直到美联储显示出采取行动的迹象。”
此前为应对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多国央行纷纷选择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超低利率环境在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带来诸如通胀高企和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等副作用。
在2020年3月下调利率区间至接近零、进行史无前例的货币“大放水”后,美联储又于2022年3月“急转弯”,开始激进加息以应对通胀,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外溢效应,导致多种非美货币经历多轮大幅贬值。
在美联储如此降息和加息形成的“美元潮汐”中,美国不断收割全球财富、转嫁自身危机,持续引发国际市场动荡。
此外,“黑色星期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际市场近期对全球经济前景和地缘冲突加剧的担忧不断增加,预期出现明显转变。
对A股有何影响?
人民币具有一定独立性稳定性A股受影响较小
针对A股的走势,东方证券分析师王丽颖表示,外围市场的暴跌,主要是因为相关国家货币与美元关联性较强,人民币相较于美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稳定性,因而A股受影响较小。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投资者应关注国内政策动向、经济增长情况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综合考虑投资策略,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都不可取。”
观察
日经指数大涨创纪录反弹是否可持续?
就在市场沉浸在“至暗时刻”的悲观之中时,昨日,日经225指数高开高走,收盘涨10.23%,创历史最大涨幅。对此,一名券商投研人士表示,昨日的反弹不一定意味着日经指数就此反转,因为日经指数下跌的核心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市场认为,带动日经指数期货走强的主要是汇市的转变。这也是当初引发日经指数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昨日,日元日内走弱,美元兑日元日内上涨0.02%,重新接近上周五收盘水平。过去几年日元持续贬值,五年来日元贬值了40%,被日本民间称为,“历史性的日元贬值”和“异常的日元贬值”。持续多年的弱势日元让日元成为了全资资金的避风港。
在日元贬值背景下,日本物价水平居高不下,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5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5%,达到107.5,连续第33个月同比上升。当月能源价格涨幅明显,成为推升5月核心CPI的主要原因。民间调查机构预测,今年秋季日本将出现大规模涨价潮。日本央行在今年6月14日的政策会议上决定减少购买政府债券的数量,这将导致日本的货币政策转向量化紧缩。随着日元的快速升值,弱势日元的时代或已经结束。
日元的升值周期刚刚启动,美元经过长达数年的加息周期之后,种种迹象显示,强势美元的时代即将结束,美元的降息周期或将提前到来。美日货币政策一松一紧截然相反的政策走向直接推动了日元升值并引发股市动荡。
日本股市就此反转了吗?对此,日本的产经界保持了谨慎的态度。野村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HideyukiIshiguro表示:“恐慌性抛售可能已经结束,投资者可能会回购股票。尽管如此,由于全球市场的焦虑情绪不断上升,6日的价格走势可能会像过山车一样。”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认为,日本经济已完全处于滞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仓促退出,目前良性循环的迹象有可能被破坏。
本组文/本报记者朱开云新华社
统筹/池海波供图/新华社
上一篇:如何找到好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