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愈发增强,尽快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
然而,石油作为主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其消耗和排放量仍在不断攀升。
据《石油天然气学报》报道,全球每天燃烧石油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300万公吨。
石油的大量消耗并未带来地球明显变轻的情况。
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利用化石能源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而石油作为其中质量最大的一部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其消耗量呈指数级增长。
自1900年到2013年之间,全球石油产量从2000万桶/天增长到近9000万桶/天。
当然,石油不仅仅是用于能源。
它还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重要原料,如化肥、塑料、润滑油、沥青等等。
这些用途使得石油的需求量更是大到难以想象。
举个例子来说,单单美国每天就要消耗2000万桶原油。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每天的消耗量也高达1300万桶。
可见地球上的石油消耗量是如此的惊人。
以至于有人形象的表示,地球上每天要喝掉一条长度为45英里、宽度为10英尺的河。
但事实上。
地球并未因为石油被挖掉的缘故而变轻。
相反,它的质量还在不断增长。
那么为什么地球每天要消耗如此大量的石油,却不会因此减负呢?
人类利用石油产生的能量。
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无论是发电、生产、还是运输、制冷、取暖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都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而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能量的话。
可以得知,石油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
其实并没有让地球失去任何质量。
因为这些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而没有改变物质的本质。
燃烧石油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太阳对地球的照射。
当太阳光射到地球上。
一部分光能被植物吸收,形成化学能。
而这些植物在经历一系列代谢过程之后,最终形成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也就是说,这些能量本来就存在于地球上。
而石油在地球上的存在也不会让地球变轻。
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能量和物质会在这个系统内不断地转化和循环。
这种封闭系统不仅仅包括地球本身,还包括与地球有显著相互作用的大气层、地壳和水圈。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时,这些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而当我们收割这些农作物,并将它们制成食物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食物的消化过程获取这些能量。
这些能量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后,会在我们的身体内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而这些热能会散发到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最终转化为地球的热量。
而地球的热量又会不断地向宇宙空间传播,最终被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吸收。
这就是一个能量在地球系统内循环转化的过程。
换句话说。
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虽然不断地发生转化,但它们的总量一直保持不变。
这种现象正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而正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才使得能量守恒的定律在地球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