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以联组会议形式,对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副省长魏晓奎率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共同谋划实策硬招。
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畜禽养殖与水产生态养殖污染如何治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书侨抛出疑问。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明旺回应,已通过推广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源头减量技术,使流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下一步将优化布局,升级设施,大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实行“一场一档”,确保粪污去向可追溯。
针对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建福关注的鳗鱼养殖尾水问题,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翁新平表示,已对流域内783个淡水养殖排放口实行“一张图”动态管理,116家在养养殖场尾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未来将坚持“以水定产”,根据水域生态容量确定养殖规模,加强尾水监测与执法。
管网短板攻坚:
坚持“一县一策”
老城区污水管网短板如何补齐?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邬勇雷的问题直指影响水质稳定的痛点。
省住建厅厅长朱子君表示,将针对闽江流域38个县区的不同情况,坚持“一县一策”,细化管网改善举措。他指出,全省城市中约有1000公里雨污混流管网,其中闽江流域27个县区就占430多公里,是下一步攻坚重点。省里将督促各地通过工程措施逐一改进,同时加快推进流域内1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力争未来3到5年让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再上新台阶。
化工园区管控:
严守生态红线
“闽江上游化工园区的建设发展,地方政府热心、老百姓关心、安全部门担心、生态环境部门闹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炯佳就此询问省工信厅将如何统筹规范管理。
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亮回应,福建已明确闽江流域上游相关区域不再新增化工园区,不得引进产业链上游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化工项目,从源头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上游化工产业无序竞争。省里建立省直三部门挂钩联系工作机制,开展季度督导服务,推动园区建设智能化管控平台,完善监测监控及风险预警体系。他介绍,近年来闽江流域9个化工园区已累计投入超20亿元提升安全环保基础设施。下一步,福建将以化工园区认定复核为抓手,对未通过复核的园区限期整改甚至取消认定资格,推动园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治理成效显现:
干流实现水质全优
“通过持续治理,2024年闽江流域50个国控断面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达100%,其中Ⅰ-Ⅱ类优质水比例达98%,干流首次实现水质全优。”省政府副省长魏晓奎在应询时介绍,今年1月至10月,闽江水质持续稳定向好,有望实现全流域国控断面100%优质水的历史新突破。他表示,省政府将进一步压实责任、聚力攻坚、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让闽江成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福建样本。(记者 李晖)
下一篇:14岁男生杀害女同学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