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第2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25亚太智慧城市奖项评选颁奖典礼上,广州市白云区凭借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突出成果,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称号,成为广州市唯一连续6年获此殊荣的行政区。
11月15日,广州市白云区凭借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突出成果,第六次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称号。
城市治理智慧高效
作为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首批县区级试点,白云区一直锚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片森林”持续发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治理、智慧应急、智慧政务等示范性应用场景,有力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
例如,智慧治理打造“一站式”综合门户,推动网格工作绩效蝉联全市第一,全年出租屋火警数同比下降30.9%,个人出租屋综合税征收额居全市榜首,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形成“一个平台抓治理”的“白云模式”,并在全市推广。
智慧城管建成“1+4+N”体系,累计流转工单900万余宗,以工单闭环流转推动日常管理扎实开展,按期整改率长期保持在99%左右,城市管理效率效果大幅提升。
智慧应急通过“六张清单”建设实现全区商事主体安全生产一网统管,并与10大领域城市生命线工程深度协同。同时,部署24台无人机自动机库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体系,贯穿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全链条,提升精准监管与快速响应能力。
智慧热线打造12345热线智办系统,采用AI算法模型实现12345工单“秒级分拨、精准派送”,派单准确率超87%,减少派单人力投入90%。
智慧民生精准普惠
白云区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效率,实现智慧民生精准普惠,确保更多群体公平享受高质量服务。
智慧教育方面,建成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教育卡)发行与应用支撑系统,成为全国首批可信教育数字身份试点地区,获批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区域,建设三个课堂应用平台,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建设首个校园智慧食堂一体化监管平台,形成1个平台3方联动5张工作清单的工作机制,先后成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广东省人工智能试点应用试验区,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云山论课”模式。
智慧医疗方面,建成高水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成功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乙等测评,是广州市首批通过的区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建成智慧云诊所与监管一体化平台,首创广州市区域民营诊所监管新模式。
智慧文旅方面,正在开展数智文旅平台建设,打造5G超高清科创中心,完成广州国际电竞中心、夏茅金铂广场等孵化基地改造工作,形成电竞产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产业系列培育基地。
智慧养老方面,建立“区-镇街-村居-机构”四级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智慧监管+智能服务”。
数字经济激发产城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一方面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实现以城带产,另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实施数字经济赋能行动,激发产城融合新动能。
据了解,白云区12345热线智慧办理系统“智能派单”发明专利和“福祉指数”数据知识产权于2025年6月成功完成出租交易,成为白云区首宗行政机关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标志着白云区在释放公共数据价值、推动政务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广州数据交易所(白云)服务专区合同登记规模超1.6亿元。建成全国首个化妆品、全国首个皮革制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白云区重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已达110家,1-9月累计营收90.95亿元,同比增速19.1%。此外,白云区成功举办三届“云山论剑”会议,启动高校数据要素大赛,推进智慧城市展厅“引流中心”及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智慧大脑”建设,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累计接待调研237场次,支持承办活动超16场。
筑牢底座全面保障
广州白云区基于数字白云“8+2”底座和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全方位支撑全域数字化转型。目前,全区布设各类智感终端总量突破140万个,首次引入“安全AI大模型”强化安全防护,汇聚超16万路视频及152.58亿条政务数据,量级方面排名全市前列。
同时,打造全市首个可承载千卡GPU的区级算力中心,首批上线区级政务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DeepSeek政务外网本地化部署。依托鸿蒙“云—边—端”分布式算力架构,支撑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率先构建首席数智官体系,统筹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组建涵盖全区84家单位的“1+2+1”数字化团队。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区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组织架构、细化流程管理等举措,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在科技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愈发坚实有力,正稳步由“智慧”向“数智”迈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袁炯贤 设计:张博 林泳希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