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众议长,佩洛西的政坛生涯堪称一部充满反差的传奇人生。
从养育五名子女的家庭主妇,逆袭成为跻身权力核心的政治标杆,她用近40年时间在国会留下深刻印记。
如今这位政坛“铁娘子”宣布将要退役,离开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政坛。
令人诧异的是,随着她宣布落幕,迎来的并没有鲜花和掌声,而是来自美国总统连续两次的“致命吐槽”。
另外国际上对她的退幕也是拍手叫好,无一人感到惋惜,可真的混成了“里外不是人”的窘境。
那佩洛西究竟在这40年来干了哪些令人不待见的事?特朗普又是怎么挖苦这位女众议长的?
铁娘子
1940年南希・佩洛西出生在巴尔的摩一个政治世家,父亲既是当地市长又是国会议员。
12岁的她就已经走进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政治基因早早融进了成长轨迹。
不过大学毕业的她没急着往政坛闯,反而迅速结婚,跟着丈夫搬到旧金山。
接下来的六年里,她接连生下5个孩子,成了典型的全职家庭主妇。
但她没真正脱离政治,反而借着家族积累的资源,在旧金山当地深耕政治联络工作,悄悄为自己攒下了人脉和经验。
她就这么“卧薪尝胆”20多年,直到自己47岁才正式踏上竞选之路。
靠着家族支持和超强的动员能力,她成功当选国会众议员。
要知道当时众议院里总共才23名女性,她想站稳脚跟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但这可不是她的巅峰,在2007年,她首次当选众议院议长,创下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众议长的纪录。
后来民主党虽一度失去众议院控制权,但2019年她又再度当选,稳稳跻身美国权力核心。
在任那些年,她推动通过了不少重磅法案,比如奥巴马时期的《平价医疗法案》,还有后来的《通胀削减法案》,前议长纽特・金里奇都直言她是“历史上最强硬的议长”。
就这样在国会摸爬滚打近四十年,85岁的她在2025年11月通过视频告诉旧金山选民,2027年任期结束后就退休,不再寻求连任。
按理来说,这样一位铁娘子落幕时最起码也会听到掌声,可先传来的却是特朗普的幸灾乐祸。
总统的嘲笑
特朗普直言:我很高兴她退休了,她退休是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是对国家的一大贡献!
说到兴头上的时候,特朗普还会痛斥佩洛西“是个邪恶的女人,她的工作表现极差、是国家的巨大负担。”
还说佩洛西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声誉损害。
特朗普这番话显然不是空穴来风,翻看两人的交集,就会发现,他们居然斗了将近10年。
2018年,民主党刚在中期选举夺回众议院控制权,即将重返议长之位的佩洛西,与特朗普在办公室讨论美墨边境建墙拨款,慢慢的会面直接演变成媒体镜头前的争吵。
佩洛西事后直言,特朗普给的数据莫名其妙,就差当场说特朗普在“胡说八道”了。
第二年,在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时,佩洛西在他身后频频摇头翻白眼,等对方提到“寻求合作”时,她突然莫名其妙的起身伸长双手鼓掌,表情还非常嘲讽。
到了国情咨文现场,他们两人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佩洛西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撕毁了特朗普的演讲稿副本,直言“里面没一句真话”,而特朗普则拒绝与她握手,共和党人也痛批她“当众耍脾气丢人”。
最要命的是,佩洛西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主导了两次弹劾。
成功凭一己之力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任期内两度遭弹劾的总统。
第一次是众议院以“滥用总统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通过弹劾条款,起因是特朗普被指要求乌克兰调查拜登父子。
后来,在国会山骚乱事件后,她又推动以“煽动叛乱”为由再次弹劾特朗普。
特朗普对此怒不可遏,不仅致信佩洛西强烈抗议,还公开骂她“卑鄙且报复心强”“是家族耻辱”,后来更在竞选集会上频频称她“疯狂的南希”“病态”。
而就因双方在财政支出上僵持,直接导致联邦政府部分机构停摆35天,创下历史纪录,光经济损失就超过110亿美元。
但光引起内愤还不够,佩洛西还曾悍然窜访过中国台湾。
反华路线
2022年8月2日,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的佩洛西,在解放军全程跟踪监控下,刻意绕行菲律宾上空后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
当天深夜,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等少数人员在机场举行简短接机仪式。
次日,佩洛西抵达台“立法机构”,与民进党蔡其昌及各党团代表会谈,期间多次提及所谓“台美关系”,刻意模糊台湾作为中国的法律地位。
然后孤身进入“总统府”,与蔡英文进行闭门会谈长达90分钟。
下午,她又前往“景美人权文化园区”,接见“反中乱港”分子罗冠聪在内的多名流亡人员,还公然为这些被中国法律通缉的罪犯站台。
而了解过她的人都知道,她曾说过:我做中国的批评者已超过30年。
还骄傲的表示:在批评中国这件事上,没人能比我更尖锐。
而且,在她窜台之前,中国多个层面都发出了严峻的警告。
但她还是一意孤行,那也就别怪我们制裁她了。
她丈夫保罗・佩洛西此前通过内幕交易积累的财富链条被切断,名下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缩水超过12%。
其子小保罗运营的风险投资项目因中方制裁,被迫终止与多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预估损失达数亿美元。
并且,佩洛西家族长期依赖的“政治资本-商业利益”循环被打破,许多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国际企业也纷纷与他们划清界限。
而在民主党内部,她的一意孤行和错误决策,也引发了众怒,被党内同志所抛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