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10月28日东京的秋雨刚停,元赤坂迎宾馆里的气氛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高市早苗握着笔的手微微发紧,笔尖落在美日贸易协议上时,她嘴角努力扬起的弧度,连身旁特朗普都看得出来有多勉强。这位自诩“安倍继承者”的日本首相,直到签字生效的瞬间才真正明白,前首相石破茂当初宣布辞职时那抹“毫无遗憾”的笑容,根本不是失败者的苦笑,而是卸下千斤枷锁的解脱——毕竟没有哪个政客愿意亲手在“丧权辱国”的文件上留下名字。
当天这场历时40分钟的会谈,从开场就透着荒诞。高市早苗为迟到道歉,却突然扯到在特朗普房间看棒球,说什么大谷翔平效力的道奇队1比0领先蓝鸟队,这番话让美国代表团笑作一团,却让日本民众看得满脸尴尬。更让人不适的是她准备的礼物:已故首相安倍晋三的高尔夫球杆,还有一套用金泽金箔镀满、印着特朗普名字的高尔夫球和球座,活像下属讨好上司的伴手礼,哪里有半分主权国家首相的姿态。
编辑
协议内容更是把“不平等”三个字写得明明白白。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听起来是“战略合作”,实际翻开条款全是坑。美方商务部长牵头的投资委员会手握最终决定权,日本连选哪个项目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当个掏钱的“工具人”。利润分配更离谱,收回投资前还能五五开,收回后美方直接拿走九成,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日本纳税人的钱给美国经济输血。还有那80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美国大米采购量要增加75%,日本农民看着自家地里种不出利润的稻谷,连收割的心思都快没了,高市早苗面对记者追问“农业冲击”时,只能躲躲闪闪不敢正面回应。
最讽刺的是关税“让步”,特朗普嘴硬说“这是史上最伟大协议”,可15%的税率仍是原来2.5%的六倍,钢铁、铝产品50%的关税压根没动。日本汽车业看似得了好处,实际是被逼着把产能转移到美国,丰田追加100亿美元建厂的说法甚至没进官方清单,活像特朗普随口提的“额外要求”。还有那辆停在迎宾馆外展示的福特F-150皮卡,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又宽又费油的车型根本不适合日本道路,最后大概率只能用来扫雪,所谓“市场开放”不过是给协议凑数的噱头。
编辑
高市早苗签完字,还得陪着特朗普去横须贺基地登“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对着美国海军人员挥手致意,顺便宣布要提名特朗普竞争诺贝尔和平奖。她把这场外交秀演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开启日美黄金时代”,可日本企业家盯着21个战略项目清单,心里比谁都清楚,三菱、东芝去美国参与核电项目是“搬家”,软银、松下注资AI中心是“交学费”,这5500亿美元投出去,日本的能源、AI、关键矿产产业全成了美国供应链的附庸,本国未来都被拿去填美国的窟窿。
野村研究所早算过账,这份协议会让日本GDP年均下降0.55%,资本外流还会加剧财政压力,可高市早苗不管这些。她上台本就不是靠民意,而是靠特朗普一句“智慧非凡”的背书,从一开始就不是谈判者,只是个按清单执行的“委托管理人”。之前石破茂就是不愿当这个“背锅侠”,才顶着自民党压力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坚决辞职——他知道一旦签字,日本不光经济主权保不住,整个国家战略都会被美国重新刻写,现在看来,他那时候的“决绝退场”,真是难得的生存智慧。
更让日本民众愤怒的是稀土供应链的猫腻。美日签协议说要“摆脱对中国依赖”,可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技术,日本自己要到2026年1月才敢去南鸟岛近海试掘5500米深海的稀土,技术门槛高到没边。美国倒是跟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签了一堆协议,可建矿山、开冶炼厂哪是短期能成的事?说白了,这份框架文件就是画饼,日本不过是陪着美国演“去中国化”的戏码,最后还得自己承担供应链不稳定的风险。
编辑
现在日本街头已经有民众举着“反对不平等协议”的牌子抗议,在野党议员更是直接骂这是“令和时代的不平等备忘录”。立宪民主党议员高木真理早就点破关键:日本连投资对象都选不了,不投还可能遭关税惩罚,这跟当年的不平等条约有啥区别?可高市早苗和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还在嘴硬,说什么“项目能让两国受益”,却连一个具体投资项目都拿不出来。
签字那天的照片里,特朗普笑得像个赚翻的地产商,高市早苗却连眼底的沉重都藏不住。她终于懂了石破茂的笑容,也终于懂了为什么站着的人笑不出来——当一个国家把安全依附当成全部筹码,用经济主权换所谓的“同盟稳定”,最后只能落得“丧权辱国”的下场。这场看似华丽的外交秀,说到底不过是美国用“胡萝卜加大棒”逼日本签下的卖身契,而高市早苗,就是那个亲手把日本未来锁进“镀金枷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