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白莲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组织。从宋朝到清朝的这一千多年里,白莲教始终保持着较为频繁的反抗活动。可以说,自北宋以来,类似的起义事件中,总能看到它的身影,或多或少都有它的参与。
白莲教的兴起和它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虽然白莲教的起源与佛教有关,但它与传统佛教的运作方式有所不同。传统佛教通常会有固定的寺庙和活动场所,而白莲教则采取了一种灵活的方式——以小团体结社的形式进行修行。成员们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念佛经、探讨佛理。
正是这种灵活的结社形式,使得白莲教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首先,因为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白莲教的活动不受地点的限制,能迅速做出反应,行动也更为灵活。目标较小,因此不容易被敌方锁定、打击。
其次,白莲教的成员多为贫苦的平民,他们与地方的乡绅和官员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对朝廷的统治产生强烈的不满。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很多人生活困苦,生存压力大,而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起义,通过反抗来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白莲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发生在康熙晚期,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斗,波及了南方四省,战斗持续了整整9年,给清朝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经过这场战斗,清朝由盛转衰,进入了衰退的阶段。
然而,这场激烈的斗争对白莲教来说并不轻松。它在这次战役后内部崩溃,组织破败,再也无法发动类似规模的起义。像清朝一样,白莲教也开始逐渐衰落。尽管从历史来看,白莲教每次遭受打击后,总能迅速恢复,但到了清朝末期,整个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被外国列强侵略的时代。因此,当时的中国人中,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抗外情绪。这时,义和团这样的组织应运而生。部分学者认为,义和团的起源与白莲教有一定联系,尤其是在白莲教逐渐从反对清朝转变为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义和团也曾遭遇过列强联合军队的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