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七品知县,手下只有几十个衙役,如何管理全县数十万人口?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左右。出现了很多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例如四川省会成都,拥有1600万人口。湖北省会武汉,拥有1100多万人口。但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由于人口数量有限,还没有出现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不过,江苏省的苏州府拥有将近600万人口。府衙只有不到200人,到底如何管理几百万人口呢?
正常来说,一个县会配三名主事人,其中县长称为知县,知县的官在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这个称呼就知道知县的官职实际上并不是很大。知县下面设有县丞,从八品,主簿,从九品。不要看知县的官位似乎很小,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经济教育安全整治等方面都是由知县安排。而另外一方面,知县都是文职,所以中央也会派遣相应的巡检。 巡检是九品武官,每个巡检手下有100多人的武装力量。这些人负责治安巡逻、搜捕盗贼等等,三个巡检驻扎在县管辖区的3个点上。一旦某个乡出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总计400多人的武装迅速集结前往镇压。如果规模比较大,则需要向知府衙门报告,府城驻扎有正规军。一旦出现情况,守备大人会出动官军镇压。在明清时期,每个县的人口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在那些经济繁华地区,一个县可能有几十万人口。但是,西北、西南地区的一些县,可能只有几万人口。虽然大家都是七品知县,但地区不同直接影响了前途。一般来说,知县是全县的绝对权威,没有人能够动摇知县大人,因此,出现了“破家知县,灭门府尹”的说法。
上一篇:悬崖上的蔚来,如何决战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