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结束后,当人们回顾整整两年来的历程,其中充满了多少不确定性?而引导这场战争结局的关键人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简称比比,从发起对加沙的攻势前后,直到接受川普的加沙和平计划,更是背负着四面八方的指控一路走来的。
在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巴勒斯坦建国仅仅三天之后,内塔尼亚胡就在白宫被迫接受了至少最终建立巴勒斯坦国的可能性。哈马斯接受川普的计划时,附带了诸多附加条件,以至于他的盟友认为这是一种拒绝,但比比最终还是迫于压力接受了这一计划。而当哈马斯尚未同意任何形式的裁军,更不用说投降或放弃其在加沙的治理角色时,比比就在向以色列人民承诺将取得“全面胜利”以确保加沙“再也不会”威胁到他们之后,在周四同意撤军。比比所作的一切,在以色列国内都遭遇压力和批评,尽管如此,只要迎来了所有以色列人质回国,为以色列人带来他们渴望已久的解脱和尘埃落定,内塔尼亚胡还是成为了胜利者。特别是川普的预期到访将为他在政坛的地位背书,他已经暗示以色列未来可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当然,在以色列这样的公开透明体制中,胜利并不能免除追责和阻挡批评。停战以后,以色列可能会召开一个委员会来追究 10 月 7 日灾难的责任。就连内塔尼亚胡的支持者也承认,他对这场灾难负有部分责任。比比一直坚信哈马斯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做出类似10月7日事件那样规模的行动。他原以为允许卡塔尔向加沙的哈马斯输送资金,允许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工作,就能维持现状。而且他相信以色列军方和情报机构的保证相信10月7日那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
那么,内塔尼亚胡是否能挺过战后的国内清算?犹太新闻集团总编辑托宾站出来呼吁说:比比是10月7日之后的战争胜利者,而不应是替罪羊。托宾写道:以色列法律和政治机构组建的任何委员会都会试图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内塔尼亚胡,因为他是许多以色列精英早已痛恨的人物。然而,正是他的战争策略才使以色列更加安全、更加强大。托宾说,对任何一位政治领导人而言,在10月7日处于内塔尼亚胡那样的境地时,考验的焦点不在于他为何未能预见到几乎无人预料到的局面,而在于他应对这场惨败的能力,以及扭转局势、战胜多重敌人的能力。在这方面,可以说比比的成功远超他最狂热的崇拜者的想象,也可以说内塔尼亚胡比目前其他反对派候选人,不管是贝内特、甘茨或拉皮德,都能够拥有足够的勇气、骨气和毅力。
现在确实有个国内新课题摆在比比面前,按照以色列法律,明年十月之前要举行大选。原本在战争之前,他的多党联合政府就岌岌可危,而他也是深陷腐败案调查。那么,在和平协议签署后,内塔尼亚胡会否设法摆脱国内政治困境?川普是他的有力支持者,6月份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并称腐败案调查是“政治迫害”,同时喊话“放过”内塔尼亚胡。而战争的胜利,或许也会给他个人政治命运带来转折点。政治分析家们认为,如果川普和平协议进展顺利,比比可以趁势尽早宣布大选,他可以对以色列人民说:“再给我一个任期,我就能实现与海湾国家关系正常化,并重新绘制该地区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