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取快递、“手机口”诈骗、贩卖电子烟……
别让孩子被利用成犯罪帮凶
注意!帮人打电话、取快递、卖电子烟这类“小忙”,可能让孩子无意中犯下大错。近日,仓山法院发布《涉少刑事审判工作白皮书(2020-2024)》及相关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多名未成年人因受犯罪分子哄骗、利用,在不明就里中沦为犯罪帮凶,为家庭、学校与社会敲响了警钟。
帮忙取快递
这类兼职要当心
高中生小璐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常常在校外寻找一些兼职贴补家用。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有些特殊的兼职需求:帮忙拿快递,按次付费。
为什么快递还要花钱让人取?小璐联系了对方,对方声称,自己工作太晚,常常忘记取快递,所以希望有人能帮忙提前取。“你取了快递之后,就放到××路旁边的花坛里。我下班路过的时候再拿走,很安全!”
高额的报酬和简单的任务,令小璐动了心。很快,她就按照对方的指示,取了好几个快递。然而,几周后警方找上门来,小璐才得知自己所取的快递竟然都是诈骗赃物。犯罪分子诱骗被害人购买黄金后通过快递寄送,再由小璐取走,从而规避了公共视频的拍摄。小璐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犯罪分子的“车手”。
“随着诈骗团伙不断向境外转移,越来越多犯罪分子将目光转向未成年人,招募未成年人协助他们完成犯罪。”仓山法院“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负责人庄李洁介绍,许多犯罪分子发布看似正常的“跑腿”委托,实则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未成年人在挑选兼职时,看到报酬与工作内容不对等的兼职,一定要提高警惕。”
替人转接电话
成诈骗帮凶
同样想寻找兼职的还有刚上大学的小李。小李常常使用境外软件,想找些发财的“捷径”。这天,一则兼职吸引了他:需要两个手机,有意私聊!
高额的报酬吸引了小李的注意,与对方私聊后,对方告诉小李,用一部手机拨打指定电话,再用另一部手机接通指定QQ语音,把两部手机打开免提后贴在一起,就可以离开了。
小李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转念一想,自己只是拨通了电话,并没有参与后续的事宜,便答应了对方的请求。一天后,对方真的按约打来了一笔不小的款项。小李见猎心喜,便定期为对方进行“电话转接”,甚至还去同学那里借来手机,想要扩大“业务”规模。然而,没多久,顺藤摸瓜的公安民警便找上门来,将其抓获。
“此类案件被称为‘手机口’,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庄李洁介绍,随着反诈宣传的普及,大部分市民对境外电话有所防备,但仍会接听境内电话。犯罪分子便以多种方式转接,拨打电话开展诈骗。
据悉,小李因协助拨打电话实施诈骗,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缓刑二年。庄李洁表示,协助诈骗来钱快,对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诱惑力极大,也正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领域。
贩卖电子烟弹
可能构成贩毒
“别动!”伴随着几声大喝,民警们一拥而上,在停车场内将两人按倒在地。其中,尚未成年的小程双目中满是惊恐,他并不知道,自己刚刚已经犯下了贩毒的罪行。
近年来,不少新型毒品借助电子烟大行其道,如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均已被列入国家管制。然而,仍有部分不法分子将这些临床麻醉用药添加入电子烟烟弹中,以“上头烟”“水果味烟”等噱头兜售。
“不少未成年人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害,因猎奇心理,尝试吸食此类新型毒品,甚至参与贩卖、运输等环节。”庄李洁表示,小程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与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新型毒品相关的犯罪,均会按毒品犯罪进行处理。广大青少年应洁身自好,提高警惕,拒绝吸食来路不明的电子烟,保护自身安全,共同构筑识毒、拒毒、禁毒的守护防线。”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参与,后续,我们也将联动教育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与社会各界,做好帮教、普法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庄李洁介绍。(记者 阮冠达)
下一篇:一日两起登山迷路 救援队救助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