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3日,在金城南30多公里长的弓形战线上,挤满了志愿军东、中、西三路集团军的反击部队。
当晚九时,全线攻击开始。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二〇〇师政委高占杰在观察所里,看到了空前未有的强大炮火轰击的盛景。东起北汉江,西至下甘岭,到处火光闪闪,炮声隆隆。
志愿军的炮兵在战斗中已经逐渐壮大起来了,她已不同于1952年和1951年,更不同于1950年,她的气势已能完全把敌人压倒,敌人炮兵横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志愿军中路集团军的兄弟师向轿岩山发起攻击,二〇〇师也就从轿岩山西侧官岱里一线开始突破。
炮火刚刚延伸射击,志愿军各路部队的手榴弹、冲锋枪、机关枪的声音,马上像敲击着战鼓似地回荡在黑夜的山谷。不久,各种红绿信号弹就连续不断地腾空而起,苍茫夜色中火光闪闪、炮声隆隆……
多年后,高占杰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回忆:在他看来,荡气回肠的轿岩山战斗的“整个场景就是一幅壮丽的画卷”。
“‘七二七’高地发出红二绿一,是阵地被我占领!”
“‘七二八’高地发出红一绿二,是攻进敌人的坑道!”
“‘七三八’高地发出红二绿二,是向敌纵深发展!”
……
信号观察员太忙了,一个跟着一个地喊叫着;信号传达员更忙,不停脚地跑来跑去,把各种信号报告给指挥员。
火力准备和突破敌人阵地一共不过半小时,担任穿插任务的志愿军各个部队,就像无数把尖刀直插向敌人纵深。
不久,二〇〇师就接到上级通报:
“西路集团军攻下了552.8高地,预先钻进敌人纵深的尖刀班,搞掉了敌白虎团团部!”
“东路集团军突破无名高地和551.6高地敌军防线,正冒雨向金城川前进!”
这些消息是如此振奋人心,全指挥所不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欢呼。
高占杰马上命令值班员:把这些消息通报给各参战部队和后勤部队,让他们在捷报频传的胜利气氛中,愉快而又自豪地完成各种艰巨复杂的任务!
二〇〇师进展也很迅速,各个部队已经打到敌人的二线阵地了。观察员又开始忙碌起来,一会儿报告这里发出占领阵地的信号,一会儿报告那里发出到达指定位置的信号。
侦察参谋也向师指挥员报告在无线电话中侦察到的情况:自二〇〇师攻击开始后,敌人异常混乱,各处敌人都要求炮火支援,但敌人的炮火指挥官却喊叫:“顾不上!”“调不过来!”“阵地落的炮弹太多,不能发射!”……
一开始敌军指挥官命令:一线死守,二线增援,后退者一律枪毙;但到后来,却干脆命令:不分大队、中队、小队,一律撤到大后方集合。
敌人的防御体系被打乱了,敌人溃退了;志愿军各路大军乘胜猛进,追歼溃敌。
7月14日四点三十分,二〇〇师的一路部队,进到敌人弹药库所在地公须洞;另一路部队插至轿岩山后方,占领东山里、商山里等地。
在十字架山战斗中的一等功臣潘昌义,率领一个战斗小组,抢占了东山里大铁桥,卡住由金城川通往敌后方的要道。
十时四十分,渡过金城川,进抵开野里;十三时,进至曲岱里南山;十四时,到达泉洞,与西路集团军会师。这时金城川以南的月峰山地区已完全为我控制。
部队继续向前发展,指挥所经常听到部队的报告:
“轿岩山的溃敌正向斤洞方向逃跑!”
“在泉洞有敌步兵和坦克向南溃退!”
“我们已经打到了敌人的后方医院!”
“我们缴获了敌人的吉普车和大卡车!”
“敌人的一架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我们缴获了!”
……
到十九时,二〇〇师师的第七连,占领了伪六师师部所在地——巨里室,缴获了敌人溃逃时未来得及拿走的作战地图、作战计划、作战命令等重要文件。
至此,金城川以南梨船洞一带已全部被二〇〇师占领,并和东路集团军胜利会师。
高占杰审查完参谋处拟定的鼓舞部队连续作战的动员令之后,便站在坑道口附近看二梯队师在连绵大雨中向南疾进。
文工队在三岔路口设置了鼓动站,架在老松树上的扩音器响亮地歌唱着,山谷中回荡着胜利的口号声和欢笑声。
在参与此战的广大志愿军将士心目中,轿岩石之战的整个过程势若破竹、荡气回肠,时时传来鼓舞人心的胜利消息,每个人都为参与了这场大战而倍觉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