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长春,能近距离看到歼-20,机会真的非常难得。过去在珠海航展,歼-20虽然飞过很多次,但几乎没有在地面停留过。而这次在长春航展,它做了静态展示,观众终于能把细节看清楚。
我们平时仰头看歼-20在天上飞,很多细节根本看不到。而在地面上停下来,就能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和设计,这对理解歼-20的性能很有帮助。
大家都知道,歼-20是一款具备“4S”能力的隐身战斗机。所谓“4S”,就是隐身、超音速巡航、超级态势感知能力,以及超机动性。今天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聊聊歼-20到底强在哪里。
第一点,隐身能力。
歼-20从外观到细节,都满足隐身的需求。它的雷达反射截面非常小,也就是敌方雷达很难发现它。近距离观察时可以看到,机身上有很多小小的镀金窗口。外行人可能觉得只是装饰,其实这是光电系统的窗口。镀金的作用是让外部的电磁波进不去,但内部的传感器却能看到外面。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隐身,又能正常工作。
第二点,态势感知能力。
歼-20配备的是最新一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搭载了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和歼-16头顶那个大鼓包不同,歼-20把红外搜索系统放在机身下方,并且做成钻石型。除了这些,它机身四周还分布着光电传感器,这就意味着歼-20几乎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的感知。
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都会被综合处理,然后投射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飞行员戴上头盔,就能直接看到战场的实时画面,甚至能“看穿”座舱地板和机身侧壁。换句话说,飞行员好像长了透视眼,对战场的掌控力会非常强。
第三点,超音速巡航能力。
很多人注意到,歼-20的机身比F-22还要长。这说明它的长细比很大,而长细比大,超音速下的阻力就小。这是歼-20能实现超音速巡航的重要条件。
再看它的气动布局。歼-20采用的是鸭式布局,也就是前面有鸭翼。它的垂尾也比同级别战机小得多,这样阻力更小,升阻比更高。尤其是在超音速下,这种优势非常明显。哪怕是在发动机完全不到位的情况下,歼-20依然能做到超音速巡航。一旦换上性能更强的新发动机,它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将超过F-22。
第四点,机动性。
歼-20的机动性,可以说是它的另一大亮点。鸭式布局本身升力更大,它能够用正升力来平衡飞机,而不是靠尾翼去“压”。这让它的机动性能远远好于传统布局的隐身战机。
除此之外,歼-20在机身两侧还设计了边条。这些边条在飞行时会形成明显的涡流,增加额外升力。大家如果在航展表演时细看,会发现机翼根部经常拖出两道白色涡流,那就是边条在发挥作用。
正是因为这些设计,歼-20的升力系数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款战机的升力系数能和歼-20相比。这意味着它能完成很多别的战机做不到的高难度机动动作。
总结一下,歼-20在隐身、超音速巡航、态势感知和机动性四个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是一款能打的隐身战斗机,更是一款能看、能躲、还能灵活作战的多面手。
这次长春航展的地面展示,让大家第一次能近距离观察歼-20的细节。对普通观众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视觉上的震撼。但对懂行的人来说,这背后代表着中国战机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的巨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