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大多数小人物如流星般一闪而过,唯有焦大,这个宁国府的老奴,却是一位贯穿贾府贾府兴衰,撬动贾府历史的重要人物。他是宁国府的“开国功臣”,甚至可以说,没有焦大,就没有宁国公的崛起,也就没有宁国府后来的荣华富贵。
焦大应该出生于金陵,他是贾演少爷的贴身小厮,类似于茗烟和贾宝玉。
为了谋得功名,贾演和贾源兄弟俩决定投军。焦大便跟着贾演到军中效力。战场上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在一次战斗中,贾演身负重伤,焦大在死人堆里找到了贾演,在荒野中,焦大背着奄奄一息的主子奔逃。
尤氏讲起焦大救主时说:“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贾演死里逃生,全仗着焦大。后来贾演因为军功高得到了宁国公的封赏,并且敕建宁国府。宁国公一家搬到京城居住。才有了后来赫赫有名的贾府。
若非焦大的拼死相救,宁国公可能早已战死沙场,宁国府的基业也就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焦大在宁国府的地位非同一般。他不仅是贾府的老仆,更是家族崛起的功臣,连贾珍、贾蓉这样的主子,表面上也要给他三分面子。
焦大在宁国公活着的时候,地位应该很高,即便是贾珍和尤氏也给焦大的面子。但是随着老主子去世,焦大的地位直线下降。虽然贾珍和尤氏仍然敬重他,但是家里的仆人却不惯着焦大。赖二经常给焦大派脏活、累活。
例如,有一天赖二给焦大派了一个晚上赶车送秦钟的活儿。焦大觉得不公平,你们在家里暖暖呼呼地待着,却让我这个老年人去送客人,冷哈哈被夜风吹着。
焦大表示不满,不服气——他觉得自己为宁国府拼过命,如今却被当作下等人对待,甚至被派去干最脏最累的活,不公平。
他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象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把子的杂 种王八羔子们!”
焦大与赖嬷嬷不同。赖嬷嬷总是把主子挂在嘴边,总是说自己是奴才。焦大不同,仗着自己救过主子的命,在少主人面前都称大爷。
正因为此,宁国府的主子开始不待见他。尤氏和秦可卿都说:“偏又派他作什么!放着这些小子们,哪一个派不得?偏要惹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我常说给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当一个死的就完了。”
从当家主母的态度可知,主人不待见焦大,之所以养着他,只是因为当年的恩情,但是都把他当成死人了。
焦大不知反省,反而愈发生气。他甚至和贾蓉叫嚣:“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焦大是火里、血里厮杀出来的,贾府的如今是焦大拼出来的。这是事实,但是主人不爱听他表功。
宁国府的主子面对着祖宗留下的产业,没有精心守护,而是肆意妄为。贾敬出家不管家,贾珍差点把宁国府翻个过。不仅如此,一个个的,不学好。焦大看在眼里,恨在嘴里。他忍不住骂这些不成器的主人,希望他们悬崖勒马,守好祖宗基业。他在醉酒后,当众痛骂:“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这句话直接戳破了宁国府的道德底线——“爬灰”暗指贾珍与秦可卿的乱伦,“养小叔子”则可能影射贾珍的母亲在贾敬修道后,和小叔子不清楚,生下惜春。揭露了宁国府最不堪的隐私。
结果是焦大被嘴里塞满马粪,捆到马棚里。
焦大的醉骂,表面上是奴才撒酒疯,实际上却是宁国府腐烂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他的愤怒,揭露了贾府内部的荒淫无耻、伦理崩坏,而这些丑事一旦传出去,不仅让宁国府名声扫地,更让朝廷对他们的信任大打折扣。
焦大撕开了贾府繁华表象下的腐朽本质。
更重要的是,焦大的存在,证明了宁国府的“忘恩负义”。一个曾经救过主子的奴才,如今被当作垃圾一样对待,这样的家族,又怎能长久?
焦大只是一个奴才,但他改变了宁国府的命运轨迹。
如果没有他,宁国公可能早死,宁国府根本不会存在。
如果没有他的醉骂,宁国府的腐朽可能还会被掩盖得更久,但最终还是会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而他的愤怒,让宁国府的丑事提前曝光,加速了它的衰败。
贾府被抄家时,焦大再次出现,焦大号天蹈地地向贾政哭道:“我天天劝这些不长进的爷们,倒拿我当作冤家。连爷还不知道焦大跟着太爷受的苦!今朝弄到这个田地……”
焦大,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老奴,才是真正撬动宁国府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他的忠诚、愤怒和绝望,最终都成了贾府灭亡的预言。
在《红楼梦》的权谋与富贵之外,焦大的故事提醒我们:历史的车轮,往往由那些被忽视的小人物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