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为期20天的2025年第二期“雏鹰计划”培训班在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结业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优秀退役运动员进课堂、进校园、进企业,通过系统学习现代执教理念、运动科学理论与教学管理知识,为转型发展作准备。
从归零开始
运动员的职业生命周期决定了,运动生涯是他们生命旅程中的一段路。走过这段路后,他们必须越过退役的分水岭,在新起点上再出发。
“离开训练基地或训练环境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学员陈文华曾是广东省皮划艇队的一名划艇运动员。
他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17年——在世界青年皮划艇锦标赛上,他和队友合作夺得双人划艇金牌,那是我国在该项目上的首个世青赛冠军。
因伤退役后,陈文华选择了教练员的发展方向。“以前是因为不爱读书才练体育,现在反而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他说。
和陈文华一样,参加这次“雏鹰计划”的50名学员面对退役后的未知和挑战,敢于放下曾经在赛场上的荣耀,以初学者的姿态重新出发。
“雏鹰计划”是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旨在拓宽优秀运动员职业发展通道,助力他们实现由运动技能向执教技能的转型提升。
来自河南的孙嘉慧曾经是一名射击运动员。在她看来,专业运动员相对脱离社会,普遍在文化素质、社交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刚进入社会时会迷茫和焦虑。“但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现在我是一张白纸,我想慢慢去学,无论做什么事都好好去做。当新的职业机会出现时,我希望自己是有所准备的。”
从赛场到职场,前羽毛球世界冠军邱波辉已是“雏鹰计划”的一名教师。他说:“技能单一和文化水平不足,是退役运动员融入社会的短板。但换个角度看,竞技生涯锤炼的抗压精神、吃苦态度、拼搏意志、执行能力、团队协作等素质,更是未来职场打拼的‘试金石’。”
这样的底色,正激励着更多退役运动员在面对人生转折时,勇敢地放下过去,拥抱未来。
直面社会需求
这是“雏鹰计划”首次在高等职业院校举行。
据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石智勇介绍,根据市场需求,学院发挥体育职业教育特色优势,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三轨并行”培养模式,“以‘运动员职业转型核心素养提升’为课程主体,以‘理论实践融合’与‘任务驱动带教’相结合,为学员规划了运动队专业教练、学校体育教练、商业俱乐部教练三条发展轨道”。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也是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再创造的过程。
当课堂搬进了职业现场,当体育专业技能融入时代需求,当个人突破呼应社会期待,这也意味着“归零”不仅是重新开始,更是无限可能。
在结业仪式上,来自四川的学员王旎姿和组员们进行了以“运动员转型为数字化少儿篮球教练”为主题的成果汇报,时代的更迭让她对社会的需求有了新的感悟。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传统训练到数字化应用,从成人思维到少儿心理,这是一个优势融合的过程,也是挑战克服的过程。”王旎姿说,“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学习,让他们看到孩子们因我们的引导而爱上篮球、习惯运动,这种成就感将远超赛场上的任何一次得分。”
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直面社会需求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维和能力的一种升级。在国家体育总局基金中心副主任罗建彬看来,他们过去想的是怎么赢,现在更要多思考如何把宝贵的实战经验、科学的训练理论以及先进的执教理念结合起来。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得当学习型的教练,而不是经验型的老师。”罗建彬说。
期待更宽的路
“怎样帮助赛场冠军在退役之后完成身份上、心理上的跨越?如何引导他们从未知中找到新的目标,在新的舞台上成为冠军?”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主任夏鹏坦言,这是执行“雏鹰计划”过程中职业教育系统始终在探索的一个命题。
早在10年前,夏鹏就参与了“繁星计划”。彼时,学院提出对退役运动员进行系统性职业教育和全方位职业辅导的构想,在全国率先成立“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宣讲会、大讲堂、产业行、大实践、导师日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的“繁星计划”。
10年前,王睿代表江苏南京女排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参加了首届青年运动会,“没想到10年后能作为一名教练员又到福州学习”。今年28岁的王睿目前是新疆女排的教练,这是一支去年刚刚成立的年轻队伍。
她说,“雏鹰计划”让自己这只从东部飞往西部的“雏鹰”在福建的青山绿水中渐渐找到了方向。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国争光,为体育事业奉献的初心与使命。我将把‘江苏所练’‘福建所学’和‘新疆所思’融会贯通,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女排发展的特色之路。”
这种在挑战中不断重塑自我、反哺社会的活力,正是体育价值的动人之处。
从“繁星”到“雏鹰”,目标都是让退役运动员的路越走越宽。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邹志红认为,一方面,退役运动员要以体育精神为支撑,以不断学习为动力,在更广阔的社会平台重塑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平台、完善措施、制定规划,建立一个体系帮助运动员,增强运动员的就业信心。(记者 肖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