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申明一下。孙绍祖欺负虐待迎春,主要原因是贾赦“收着他五千两银子,不该使了他的”,是他对贾赦有怨愤,迁怒到迎春身上去。如果你要假设宝钗嫁给孙绍祖,就得保留这种矛盾前设。如果你非说没有矛盾,那么以宝钗的美貌,还是能对孙绍祖形成一定吸引力的。就是时间长了、审美疲劳了,孙绍祖最多是得陇望蜀、贪多不厌,而宝钗呢,恪守封建礼教,不会干涉丈夫的风流事,他们还能正常相处。
带着家庭的矛盾嫁给孙绍祖,宝钗的智慧是否足以让她化解仇怨、与孙绍祖琴瑟和谐、至少也维持表面的和谐呢?不可能。
宝钗这个人,好劝成癖,以至于作者把“停机德”、也就是劝夫之德,写在她的判词里,作为她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可是,细观《红楼梦》全文,她的劝谏能起到多少实际效果呢?王夫人听她“多半失脚掉下去的”一番言论,就能抹平逼死金钏儿的愧悔心理吗?黛玉听她“最怕移了情性,就不可救了”一番言论,就会摒弃《西厢记》《牡丹亭》再不看了吗?宝玉听她屡次劝谏读正经书,就会真的好学上进了吗?
宝钗能劝得动别人的,不过是办螃蟹宴啦、吃燕窝啦、不吃冷酒啦、把“绿玉”改为“绿蜡”啦这些小事儿。在大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不是宝钗的善意或别有用心就能改变得了的。那么,孙绍祖和岳父的矛盾,不管是真的只有五千两,还是五千两掩盖下的更大纠葛,是宝钗出个主意、资助几十两银子,就能化解得了的吗?当然不行。
既然化解不了,孙绍祖就势必对妻子充满恶意。虽然我也分析过87版《红楼梦》电视剧里,迎春被家暴遍体鳞伤不符合原著,但那不是因为孙绍祖有底线、不打老婆,而是精神暴力已经足够打垮、摧毁这个弱质少女,根本不需要真的动手罢了。
当孙绍祖把同样的精神暴力施加于宝钗身上,宝钗会如何应对呢?能像她劝邢岫烟的那样:“他尖刺任他尖刺,很听不过了,各人走开”,能行吗?
怎么可能!邢岫烟的困境,是住在迎春屋里,受迎春的丫鬟婆子的敲诈。受不了了,岫烟可以到别的姐妹屋里坐坐,可以回自己家去,还可以把自己的月钱交给丫鬟婆子来安排,“把那一两银子明儿也越性给了他们,倒都歇了心”。再不济的,忍耐几年,等宝琴出嫁后“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总而言之,岫烟的困境是暂时的,岫烟的未来是可期的。
而嫁给孙绍祖之后的宝钗呢,能像《甄嬛传》里的女主一样,和别的男子产生真正的爱情吗?别说没那个环境,就是宝钗自己也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所以,与孙绍祖的矛盾冲突,是宝钗一生挣不脱的枷锁。面对这样的枷锁,她又能如何?能像夏金桂一样,虽然对丈夫对婆家不满意,却“有时欢喜,便纠聚人来斗纸牌、掷骰子作乐”、“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有别的忘八粉头乐的,我为什么不乐”吗?
同样不可能。别说丈夫婆家了,就是面对嫂子的无礼,宝钗母女一边“总不去理他”,一边却“惟暗自垂泪,怨命而已”。她对嫂子无法可想,嫂子却能伤到她的心。
同样的,嫁给孙绍祖的宝钗,没办法改变丈夫分毫,却不可能不受丈夫的伤害和摧残。时间长了,她势必像迎春一样香消玉殒、独赴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