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风的“首选登陆地”
广东是我国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数据显示,1949年至2024年间,广东平均每年都会遭遇多个台风袭击。台风活跃季节主要集中在7-9月。副热带高压处在我国华南以北的位置,而广东正好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周围的引导气流很容易把台风“引”到广东,使其成为全国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湛江是台风在广东登陆最频繁的地区,曾有69个台风在此登陆。阳江则以34个登陆台风位列第二。粤西沿海比粤东沿海更易遭遇台风袭击。
秋台风更易成“狠角色”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往往更具威胁。气象数据显示,九月和十月台风的巅峰强度达到台风及以上级别的占比都超过60%,其中十月高达74%。秋台风强度更强的原因在于,8月至9月海温达到全年最高,为台风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能量。同时,秋台风更容易遇到冷空气,激发更猛烈的降水。“桦加沙”就是典型的秋台风,它不仅强度强,影响时段还正值天文大潮期,可能引发双潮叠加导致的海水倒灌。
历史上那些惨痛的风灾记忆
广东历史上曾遭受多次重大台风灾害,其中1922年汕头“八二”风灾是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台风灾害。当时台风登陆时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汕头地区6县1市遭到毁灭性洗劫,共死亡7万多人。近十年来,广东也屡遭强台风重创。2018年“山竹”以14级风力登陆,造成六省(区)328.9万人受灾。2017年“天鸽”登陆珠海,恰逢天文大潮,造成广东9人死亡。
气候变化下的新常态
“桦加沙”这样的巨型台风出现频率,已从十年一遇缩短至三年两遇。联合国气候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导致强台风发生率增加15%,台风生命周期延长约20小时。“防灾标准必须重新评估,十年前的设计已跟不上气候变化速度。”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广东的防御体系正在升级。广州构建“内河涌-调蓄工程-排涝泵站”三位一体排涝系统,惠州推行“一点一策”整治易涝点。台风“桦加沙”的路径图显示,它将在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登陆。广东各地已经宣布启动“五停”措施。
从2018年的“山竹”到2025年的“桦加沙”,广东不断面对更强大、更频繁的台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