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23日报道,日本环境省22日就福岛核事故后产生的核污染土处置方案召开专家会议,计划将放射性相对较低的核污染土命名为“复兴再生土”,希望争取日本民众“理解”并接受将这类废土用于全国各地公共工程。
2011年3月11日下午,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日本媒体报道,2015年3月起,福岛县开始将善后清理作业产生的核污染土移入县内双叶町和大熊町的临时储存设施,截至今年7月已存土约1411万立方米。
日本环境省22日就核污染土处置方案召开首场专家会议,讨论最终处理地的选址流程、从临时储存设施中取出核污染土的方法、安全运输等技术问题。
依据日本法律,放射性水平过高而无法回收的核污染土应在2045年3月前在福岛县外处理掉。对于放射性活度不超过每千克8000贝克勒尔的核污染土,日本政府计划加以回收,用于本国各地公共工程的填土等需求。
环境省官员22日在会上提议,将拟用于公共工程的核污染土命名为“复兴再生土”,以争取民众理解。此前,日本政府曾计划将部分核污染土用于东京都和埼玉县的公园和广场等公共设施,但因遭到附近居民反对而搁置。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7月以来,日本首相官邸和经济产业省等政府机构将福岛核污染土用于花坛等设施,为更大范围地“再利用”核污染土争取舆论支持。